最彻底的手机杀毒软件_叔本华|解决人生痛苦的最彻底的路径是什么?

——1-

作者:叔本华来源:微信公众号:叔本华哲学智慧< br>

我们只有一个天生的错误,那就是认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拥有幸福的生活。这个错误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这个错误与我们的存在本身是一致的。我们的整个本性只是对这个错误的一种解释。我们的身体的确是这个错误的象征,因为我们绝对只是渴望生活,并不断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也就是包含在“幸福”概念中的意义。只要我们坚持这个错误,甚至以乐观的态度巩固它,世界就会充满矛盾。这是因为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会让我们意识到这个世界和这种生活根本不是为我们享受幸福而设计的。没有思想的人只在现实中感受痛苦和折磨,但是对于有思想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中感受痛苦,但是仍然有一些理论上的困惑:既然这个世界和这个生命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快乐,为什么他们的目的不匹配呢?起初,他们会感叹和感慨,如“啊,为什么月亮下有这么多的眼泪”(奥弗贝克的“安慰悲伤的眼泪”)

但是在叹息之后,下面是对先入为主的乐观的令人不安的怀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总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环境和他人。要么责怪自己运气不好,要么责怪自己愚蠢。或者,我们已经相当清楚地知道,我们的不幸实际上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如何,这个结果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没有达到生活的最初目的,那就是获得幸福。当我们想到这些事情,尤其是当我们即将结束生命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到沮丧。

因此,几乎所有老人的脸上都挂着英语表达“失望”此外,直到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告诉我们,就快乐和享受而言,它们是骗人的,即使它们是得到的。快乐和享受并没有真正给我们他们承诺的,也没有满足我们的心。在获得这些愉快的感觉和享受之后,伴随或来自这些愉快的感觉和享受的不便和麻烦也改变了这些愉快的感觉和享受的味道。相比之下,痛苦和折磨是极其真实的,并且经常超出我们的估计和期望因此,生活中的一切真的能让我们认识到这个错误,并让我们相信我们存在的目的不是幸福和幸福。事实上,如果我们没有偏见,更仔细地看待这种生活,那么生活将更像是故意告诉我们:我们在这种存在中不会感到幸福,因为这种存在,就其整体性质而言,有某些特征会破坏我们的兴趣,我们也将渴望从这种存在中回头,就好像我们后悔犯了一个错误一样。这样,追求快乐的嗜好,甚至对长寿的病态渴望都被消除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抛弃这个世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生活的目的定义为痛苦比享受幸福更准确。一个人遭受的痛苦越多,他就越快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一个人生活得越快乐,他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就越长。塞尼加最后一封信的结尾也与这句话相吻合:“这样,当你看到最幸运的人是最不幸的人时,你还会感到自己的好运吗?”(书信12424)——这句话似乎揭示了基督教的影响同样,悲剧的独特效果从根本上在于,悲剧动摇了我们固有的错误,因为悲剧通过伟大而令人惊讶的例子,使我们生动而直观地看到人为的斗争最终失败,整个存在是虚无的,从而揭示了生命的深刻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悲剧是最高尚的文学形式。如果任何人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从我们以前的错误和“错误的第一步”中醒来,他将很快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一切,并且发现世界与他当前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尽管它不符合他自己的愿望。虽然各种各样的不幸仍然会伤害他,但它们永远不会再让他吃惊,因为他已经明白痛苦和悲伤正是服务生命的真正目的,让我们的意图远离生命。这样,不管他会发生什么,他都能保持一些奇怪的平静。这种情况类似于一个需要缓慢而痛苦的治疗过程的病人:他的疼痛是有效治疗的标志。痛苦清楚地向整个人类表明,痛苦是这种存在的命运。生活深陷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眼里含着泪水。人生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永远是悲剧性的,当我们想离开的时候,就更加悲惨了。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对有眼光的人来说不难理解。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愿望和欲望达到最高潮时,命运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这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闪现。然后,这个人的生活获得了悲观的倾向。由于这种悲观的倾向,将这个人从那种欲望中解放出来相对更容易——每个人的存在都是那种欲望的表现——并引导这个人走向一个与生活分离的方向,不再渴望这种生活及其幸福。

事实上,痛苦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净化过程,人们才能变得圣洁,也就是说,从生活意志的痛苦中回归。与这种说法相反,基督教修养书籍经常讨论受难和痛苦的好处。总的来说,把十字架,一个痛苦的工具,而不是人们创造的优点和美德,作为基督教的象征是非常恰当的。即使是犹太但富有哲理的《传道书》也正确地指出,“悲伤比快乐更好,因为悲伤的脸最终会让心快乐。”(旧约的传道书,第7.3章)我说的希腊单词“第二好的方法”是在某种程度上把痛苦描述为美德和圣洁的替代物。但在这里,我必须大胆地说:在仔细考虑所有这些事情之后,我们可以期待前者比我们所做的功德更能拯救和解脱我们。拉马丹(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痛苦颂》中谈到了痛苦,优雅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你无疑对我很好,

因为你没有让我少哭。

好!我接受你给我的一切。你的痛苦将是我的幸福。你的叹息将是我的快乐。

轻而易举。在你的身体里,

我感到一种神圣的美德。

你不是灵魂的死亡,而是灵魂的生命。

我希望你的手臂在拍打的时候能够恢复并充满活力。

-拉马丹的“诗与宗教的和谐”二,7

最彻底的手机杀毒软件

因此,如果痛苦已经有了这样的成圣力量,那么比所有痛苦都可怕的死亡就有了更高程度的成圣力量。根据这一点,每当我们看着一个死去的人,我们内心的感受就像是巨大的痛苦迫使我们感受到的敬畏。

事实上,每个人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神化或神圣化,因此,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身体时,即使这个人在他的生命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总会有某种敬畏。甚至可以说——尽管在这里这样说听起来有点奇怪——在每一具尸体面前,我们都像拿着枪的士兵一样立正。死亡的确可以被视为生命的真正目的:在死亡的时刻,一切都有一个决定,而之前的整个生命只是为这个决定做准备。死亡是生命的结果和总结。或者这样说:死亡将个人生活中揭示的零星教训汇集在一起,并同时表达出来。换句话说,死亡表达了这样一个真理:所有的努力和斗争——其现象就是存在——都是徒劳的、空洞的和矛盾的,从现在开始回头是一种拯救和解脱。就像植物及其果实的整体和缓慢生长之间的关系一样——果实在一百次之前就已经一点一点地逐渐做好了准备——一个人的生命,连同其艰难的挫折、希望的破灭、成功和失败,以及持续的痛苦,也是与死亡的关系,死亡摧毁了人们所渴望的一切,并使生命中吸取的教训达到极致。

即将死亡,对已经完成的生命的回顾,对象化对将死的人的整个意志的影响类似于动机对一个人的行为的影响。换句话说,对一个人生活的回顾为客观化意图(这个垂死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个新的方向因此是这个生活的道德和本质的结果。正是因为突然死亡使我们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评论,所以,教会把突然死亡视为一大不幸。人们也祈祷避免这种不幸。因为对过去的回顾就像对死亡的准确预测。既然理性是条件,只有人类,而不是动物,能做到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只有人们才真正喝下死亡的苦酒。因此,只有当他们达到人类的水平时,他们才会想要否定自己,彻底地从生活中返回。如果欲望没有否定自身,那么对于这种欲望,每一次出生都会给这种欲望带来新的和不同的智慧,直到它认识到存在的真正本质,因此不再渴望存在。

随着自然法则的发展,当一个人年老时,他身体的衰退与他意志的衰退是同步的。追求快乐的欲望很容易随着享受快乐的能力的消失而消失。最强烈的欲望活动的原因和欲望的焦点(即性欲)首先逐渐减弱和消失。这样,人们似乎回到了生殖系统发展之前的天真状态。人们头脑中的幻想以及将各种幻想转化为最有吸引力的好处的倾向已经消失了。相反,他们已经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好处实际上都是虚幻的。自私让位于对孩子的爱。这样,人们开始更多地生活在别人身上,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我”身上,很快他们自己的“我”将不复存在。这种自然的发展至少符合我们的喜好:这是意志的安乐死。为了取得这样的结果,婆罗门在度过了最好的岁月之后,服从命令放弃他们的财产和家庭,过着隐居的生活(《马努法典》第6章)

但是如果事情没有像这样发展,如果贪婪在享受快乐的能力消失后依然存在,如果我们现在为那些错过快乐享受的人感到遗憾,而不是看穿所谓的快乐的空虚和虚无本质;如果在这个时候,那些我们没有幸福的东西让位于金钱,所有幸福事物的抽象代表,从那时起,这个抽象代表将刺激我们的欲望,就像那些过去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享受的东西一样。也就是说,现在,在感官意识被削弱之后,我们对一个无生命但不可摧毁的东西有着同样不可摧毁的贪婪。或者,在这个时候,如果它只是在别人的头脑中取代了现实世界中的存在和活动,并点燃了同样的激情——那么,欲望就被升华了,精神变成了吝啬和名利这样,我想撤退到这最后一座堡垒,战斗到我与死亡同归于尽。生存的目的还没有实现

所有这些想法为“净化”、“意图逆转”和“拯救”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这些“净化”、“意在逆转方向”和“拯救”,即希腊语中的“第二种最好的方式”,都是由生活中的痛苦造成的,而这种净化方式无疑是最常见的这是因为在罪犯使用的方式上,我们都是罪人。达到同样目标的另一种方法是简单地理解整个世界的痛苦,并把它变成你自己的痛苦。这是受宠爱的孩子和圣人走的狭窄道路,也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因此,如果没有“第二好方法”,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没有获救的希望。然而,我们拒绝走这条路,而是尽最大努力为自己准备和安排一个安全和幸福的生活——这样,我们也把我们的欲望和生活牢牢地锁在了一起。苦行僧做的恰恰相反:他们有目的地让自己的生活尽可能的贫穷、艰难和无趣,因为这些苦行僧有他们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最终和真正的幸福。然而,当涉及到妥善处理我们的问题时,我们比我们自己更了解命运和事物的发展,因为世界各地的命运和事物的发展阻碍了我们在童话中过幸福国家生活的尝试和努力——我们的幻想是极其愚蠢的,从短暂的、不确定的生活以及痛苦和怨恨的死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与此同时,命运和事物的发展在我们的前方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在任何地方面对的都是有益的痛苦——一种能够治愈我们的愤怒、愤怒和悲伤的灵丹妙药。我们的生活有一些奇怪和双重含义的原因是,在生活中,两个完全相反的基本目标总是相互交叉。一个目标是个人想要什么,那就是在这短暂的、梦幻的、欺骗性的存在中寻求虚幻的幸福。在这种存在中,过去的幸福和不幸已经成为不重要的事情,但现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成为过去。另一个目标是命运,这显然是要摧毁我们的幸福,从而取消我们的意志和把我们束缚在这个世界的枷锁上的幻想。

是目前流行的,尤其是新教的观点,即生存的唯一和直接目的在于道德的美德,即正义和仁慈的实现。它的不足和不足已经被这样一个事实暴露出来:在人们中间,我们所看到的真正的纯粹的道德几乎是可怜的。我不想谈论更高层次的美德,如高贵、慷慨、宽容、自我牺牲等。,因为这些东西只能在戏剧和小说中看到。我只想说几句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做的美德。如果有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他可能会回头看:他接触过的人中有多少人是真正诚实的?坦率地说,绝大多数人不都是诚实的反面吗?只要其他人是骗人的或者只是对它的真实性有一点点怀疑,他们就不会无耻地暴跳如雷吗?难道卑鄙的自私、贪得无厌的金钱欲望、完美的欺骗掩饰、恶毒的嫉妒和恶魔般的幸灾乐祸不是生活的常规,真的有一些例外能引起人们的钦佩吗?至于仁慈,除了把多余的东西作为礼物送给别人之外,再也不会被记住或需要了,如果它能扩展到更广的范围,那该是多么的独特啊!存在的全部目的是否在于这种极其罕见和脆弱的道德痕迹?然而,如果我们认为存在的目的是通过痛苦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本性,那么事情看起来就完全不同了,并且与我们眼前看到的事实相吻合。这样,生命就表现为一个净化的过程,而起净化作用的碱液就是痛苦。一旦净化过程完成,之前的卑鄙和不道德将会成为渣,吠陀中提到的情况也会出现,“如果任何人看到了至高无上和深刻的真理,他的心将会完全打开,他的疑虑将会完全解除,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是徒劳的。”“根据这一观点,有一篇艾哈特大师的第15次布道,很值得一读。

最彻底的手机杀毒软件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