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后返工_返工潮之下,哪些城市面临最大的疫情防扩压力? | DT数说

原始和R-填写的DT资料来源:DT Finance

“如果您购买的列车由于某种原因停止服务,您需要登录12306,按照规定办理退款手续。”“小贺的返工高铁又被取消了。其他列车不是停了就是满员了,所以她不得不再次推迟返回上海。

个家庭已经蹲了半个月,新诊断的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数仍在上升。截至2月5日24时,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了28,018例确诊病例。

疫情年后返工

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数据更新至2月5日24:00)

随着上面的图片变得更宽,许多读者在后台询问疫情的拐点何时到来?

我们参考了许多现有的研究,只能给出一个答案:不确定性

不能给出明确答案的原因是,决定拐点的因素直接关系到涉及全民的防控工作的完成,很难说这一完成程度有多大。尽管

不能给出这个核心问题的标准答案,但我们仍在试图通过一些数据澄清其他几个大家都关心的相关问题:

流行病发展到什么阶段?下一次哪些城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种流行病的转折点是如何到来的?

1

新冠状病毒肺炎发展到什么阶段?

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和发展应与湖北省分开看待

的好消息是,湖北省内外新的每日数据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

从新确诊病例的数量来看,湖北以外的数据已经连续两天下降,而湖北在一路飙升后于2月5日开始下降。

从密切接触者人数和每天接受医学观察人数的增加来看,国家数据和湖北数据连续两天下降。由于前期大量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已经公布了观察结果,湖北接受医学观察的人数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隔离效应可能开始出现。

当然,一两天的下降并不代表疫情发展趋势的转折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是否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湖北省以外的密切接触者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仍处于需要高度警惕的阶段。

新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外的传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来自湖北及其他地区的病例,这与移民人数有一定关系,俗称输入性病例;第二阶段是在被输入病例感染后,该地区出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传染性病人。

统计1月30日前省、市卫生委员会公布的确诊病例数,计算各省市非输入性确诊病例数和比例可以看出,截至1月底,33个地区中已有25个地区出现非输入性确诊病例,也就是说,大部分地区的疫情此时已进入第二阶段。

199非输入性确诊病例最多的前5位是浙江、重庆、上海、安徽和北京。非输入性确诊病例比例最高的前5名依次是天津、宁夏、江西、上海和浙江这两个数字

可以粗略地指示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二代传播程度,而浙江和上海都在前两个排名中(我们不能确定,因为这两个地区的疫情传播相对较快或者因为诊断能力较快)

我们进一步细化和整理了上海、温州、杭州确诊病例的发展序列,数据更加详细,每天比较三个城市新确诊病例中输入性和非输入性病例的比例从

可以看出,自1月27日上海、温州和杭州发布详细数据以来,三个城市的非进口病例比例有所不同。然而,自2月份以来,上海和杭州的非进口病例数量有所下降

更详细地说,从每天新增非输入病例的比例变化来看,三个城市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上海每天新增非输入病例的比例波动,温州总体趋势在扩大,杭州在经历了几天的上升后,于2月2日开始下降。

这进一步说明,当疫情进入第二阶段时,由于防控的力度和完成情况的不同,城市人口、风俗习惯、人口意识等方面的复杂性,不同城市的疫情差异很大。

,随着返工潮的临近,如果大规模人口流动重新开始,每个地区也将承担不同的二次传播/疫情爆发风险。

2

除湖北

外,哪些城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毫无疑问,武汉、黄冈、孝感等湖北城市仍将承受与时间赛跑的最大压力。2月5日晚发布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要求“确保所有疑似和确诊病例得到‘收集和治疗’,无一幸免”

和湖北以外,将有更多返工人员涌入的城市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是春节前移民最多的城市,也是返工后压力最大的城市。百度迁移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前一周,移民人数最多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成都和重庆。其中,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是移民数量最多的五个城市,而东莞、苏州等制造业城市和郑州、杭州、Xi等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春节前移民数量最多的城市

从2月2日的少量人口变动来看,上述城市确实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疫情年后返工

(图片说明:2020年2月2日,全国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目的地,图片来源:百度迁移)

大量人群在短时间内涌入城市。如果由于返工而增加了城市内的人口流动,人口的集中将大大增加。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2018年北京和上海平均日客运量分别超过1000万、1054.4万和1017.2万,广州平均日客运量达到835.4万,深圳平均日客运量达到451万

这么大的人员流动,如果防控不到位,无疑将是病毒传播的最佳温床更重要的是,非典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有一个“超级传播者”可以传染10人以上,控制疾病的传播将会更加困难

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尽力预防和控制疫情。

的特点是较低的致死率、较低的严重性和较高的传染性。真正棘手的问题是,一旦不适当的控制扩散开来,就会形成对医院病床等医疗资源的挤兑。然而,我们进一步检查了该国主要城市的医疗资源。虽然主要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但考虑到这些城市的常住人口众多,这些资源仍然非常紧张。

因此,在湖北努力实现“人人有责,人人有责”的同时,湖北以外的城市也在争分夺秒地尽快控制疫情的蔓延,以最小的风险应对返工的压力。

每个人都最关心,但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控制疫情?转折点将如何到来?

3

理论上,

疫情的拐点将如何到来?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将介绍一个我们最近经常看到的指标:R,也称为基本再生数,或基本感染数

r是流行病学中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R指的是在自由传播的情况下,一个病人平均能感染多少人。

r值越高,平均每个患者感染的人数越多,疾病传播的速度越快。

,但是,如果平均每个病人感染的人数少于一人,那么当最初患病的人康复或死亡时,疾病将被“消灭”。

,即只要r < 1,疾病就会逐渐消失

看到这里,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说拐点与r密切相关当我们在寻找疫情的真正转折点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方法来控制新的冠状病毒肺炎的R值低于1。

这应该如何实现?让我们先来看看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模型从流行病动力学的观点来看,r是由下列量决定的:

,这意味着每个感染者的平均感染人数(r) =每天平均感染的易感人群数(k)×易感人群被感染的概率(b)×感染持续时间(d)

但是这里我们应该注意一件事:r指的是在自由传播的情况下,一个病人平均可以感染多少人。当我们有意控制一些变量时,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有效再生数(Rt)

r和Rt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自由传播”的前提下计算的,而后者是当涉及外力时每个患者实际感染的平均人数。< br>

当我们有效控制三个变量k、b和d,并将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再生数(Rt)降至1以下时,疾病的规模将开始缩小

因此,我们听到或正在经历的所有措施,如关闭城市、戴口罩和避免外出,实际上都是通过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降低上述三个值。我们也可以对这些措施做出相应的解释:

1)所有人都避免外出和不参加聚会,这实际上减少了平均每日联系人数(k);

2)所有人都戴口罩,并采取防护和消毒措施,从而降低接触后感染的可能性(B);

3)和感染者能被尽快诊断和隔离,因此感染者传播病毒的时间将缩短(d);

提出的方法相对简单,但预测拐点何时出现仍是一个难题。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完成这些预防和控制工作,我们能把新冠状病毒肺炎的R0降低到1吗?

新的冠状病毒肺炎的R值仍没有确定的结论从现有研究来看,乐观结果在1.4到2.5之间,悲观结果在3.6到4.0、5.38之间等。当

r低于1时,取决于我们对上述三个值的减损程度。假设上面的k,b和d都可以减少50%,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把原来的4减少到4 * (1-50%) (1-50%) = 0.5

我们在这里直接引用了李迅雷团队的计算结果,即新确诊病例的数量将在2月17日左右(中性假设下)或2月11日左右(乐观假设下)出现拐点——这两个日期仅供您参考

疫情年后返工

(图片说明:李迅雷团队关于疫情发展预测的条件假设)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晨表示,拐点预测的难点在于:①疫情发生的基础不明,判断依据不足;(2)很多人没有被隔离,社区和家庭的蔓延相当严重。(3)这次爆发是一种以人体为宿主的新病毒。适应宿主的过程会导致病毒变异,但变异过程是意想不到的。(4)大量人员将回流是一个考验;(5)气候变暖也是一个因素

,当然,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拐点预测不一定准确的一点是,如果有效的治疗方法如特定药物突然出现,新的冠状病毒肺炎将变得不那么可怕,其致死性将大大降低,并且它将变得比流感更常见。所以,即使我们不摧毁它,我们也不必如此准备。< br>

无论如何,要迎来一个拐点,现阶段的关键是我们共同努力,为降低r做出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避免“超越常规”,成为足以扭转局面的“超级沟通者”。

当这些控制变量的方法得到有效实施时,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下图中模拟的场景:当白点(易感人群)尽可能减少活动,降低感染的可能性,以及当红点(感染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时尽管有一些困难,我们最终消灭了病毒。

疫情年后返工

(图片描述:upmain Ele laboratory of station b

“计算机模拟程序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不是出去的时候”)


最后,借用上海医疗集团负责人张文泓的一句话< br>
“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军人你在两周内扼杀了病毒。你在家里不是孤立的,你在战斗!”

作者|罗玉京

编辑|唐笑

资料|李飞、韩宗春、钟岱、高斌、张蓓迪

设计|张子豪、邹磊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