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线医生照片_疫情一线医生手记:我在发热门诊,值猪年最后一个夜班

发热门诊缺人,你应该去支援一下,听听那边主任的安排,保护自己。“

那一天,在我们主任的话早接班后,我从外科转到发热门诊,开始一天24小时轮换

发热门诊是2003年非典后国内医院建立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门诊”。我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门诊服务,但实际上是一个急诊服务,要求医生、护士和检查技术人员一天24小时值班。当传染病流行时,无论病人是否发烧,“发热门诊”基本上是医院中的一个隔离区。

转到发热门诊支持北京冬季流感然而,10天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升级

然后我发现我在前线

1

发热门诊内外,是不同的世界

即使在平时,也就是在武汉疫情升级之前,医院对发热门诊的控制也非常严格。一旦

进入发热门诊大门,所有人、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都将得到口罩。接收区应每天至少用紫外线灯和过氧化氢溶液消毒两次我戴着两层外科口罩,早上、中、晚上再换一次。我每天用“七步洗手法”洗手20多次。我看到了40个病人和10个患有甲型和乙型肝炎的病人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一名值夜班的护士脱下她的防护服,给她的手拍照。因为她汗流浃背,很多同事的手都是这样的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2018,文章《北京中年人患流感》让很多普通人对“流感”的“小病”有了新的认识

人的生命有时非常脆弱,不仅是非典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普通流感病毒,而且低抵抗力的人也可能诱发肺炎和呼吸衰竭。从1918年到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疫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约4000万人死亡,这比黑死病危害更大。

1年12月12日,世卫组织正式命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此之前,发热门诊已要求所有医生密切关注来自武汉的患者,完善检查,详细记录过去两周的接触群体和趋势,并首先向科主任和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

随后几天,医院组织了相关培训。在培训我们的教师中,有两人在2003年经历了非典,还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他们的熟练、轻松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医院很快挂上了红灯笼,给它一点新年的气氛。此时,我接待的病人仍然患有甲型和乙型流感。和普通人一样,我看不到正在酝酿的疫情的真实面目。

|从1991年19日到20日,情况变化很快武汉确诊病例数量增加春节高峰开始时,北京和上海出现了确诊病例。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呼吸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坚定信念图片来源:武汉市中心医院

与此同时,朋友圈新冠状病毒肺炎开始筛查:钟南山院士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人际传播;我的一些学医的同学请假了,正在待命。有传言称,面具在一夜之间上涨10倍后已经脱销。老人开始转发祖传的或最新的中医处方。外国朋友问我“内部消息”...

虽然我在疫情的第一线,但我真的没有任何内幕消息

我不知道这种新病毒传播的速度有多快,毒性有多大。随着疫情的变化和每天新的训练,我也学到了这个新东西。

我下班那天,武汉医务人员报告了一例确诊感染。

199医院向发热门诊发放了新口罩、护目镜和白色防护服,提醒我们做好防护措施升级的准备。检查、影像等辅助诊断部门也开始动员我对自己说:消防员不怕大火灾吗?缉毒警察不怕大毒枭吗?做手术的人,我慌了!

然而,我越是隐藏,我越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实,我开始恐慌了< br>

2

为了保护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发热门诊通常位于医院的一角第二天早上我接手了。在去发烧诊所的路上,我第一次感觉到它的位置如此遥远。

我院发热门诊位于西北角一排平房内,不知何时建成。门口有一扇斑驳的铁门。在铁门外,有一个巨大的红色标志,上面用粗体粗体字写着“发烧诊所”如果我仔细看,它似乎又变成了另外四个词“危险在这里”门口的保安哥

冲我点点头。我没认出他是不是上一班的哥哥,因为他今天也戴了面具。我从口袋里拿出两个口罩,认真地戴上,然后进入检查区。

早上7: 45,已经有几个病人在等医生了。在一天的这个时候,很少有发烧门诊病人护士长递给我一个“猪鼻”N95口罩换上。

然后,她指着白色防护服的位置说,“防护等级还没有到,但是如果你想的话,现在可以穿上它。”还有,戴上你的帽子!“

我知道,护士长是爱我的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医务人员护目镜上的雾气凝结成水滴
图片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我进入诊所接替刚刚给一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开药的姚医生

“昨天有很多病人吗?”我问

"突然更多别担心,它仍然是a,b流“

”没睡多少?你回去睡觉吧”

她摇摇头:“不,这不是早上新的肺炎培训通知。除了值班的人,每个人都要去“姚博士

得到了内科的支持几天前,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在新的一年里走动和换班。然后我们可以回家多呆一天。忙碌了一年后,我们也想花些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但是这两天,这件事再也没有被提起过。资料来源:微博

我坐下来,看了看电脑上的病人等候名单,然后点了“打电话给病人”

"发烧几天了?有咳嗽吗?你曾经去过武汉吗……”医生的情感会传递给病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保持冷静和专业我已经无数次重复了问题

。当医生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他们不再期望解决所有的危机,而是习惯于任何时候的危机。

"马博士,有一位武汉居民。他没有发烧。你觉得怎么样?”护士走进诊所,小心翼翼地对我说停了一会儿,我戴上口罩出去问,“你什么时候从武汉回来的?你和武汉其他发烧的人联系过吗?”

“我今天刚回来,还没有联系任何发烧的人。”

一听到“武汉”,诊所外等候的人群立刻散开

"发烧?多少度?”

“没有发烧,没有不适,只是想在从武汉回家前检查一下”

我松了一口气,对护士说,“再给他量量体温!“

正常体温,我报了发热门诊主任和感觉控制科让护士详细记录他在武汉的行程,保留联系方式,并告诉他回家后不要外出,如有发烧、疲劳、咳嗽等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春节期间,北京的大学生和外地的上班族都回家了。前几年的这个时候,我院发热门诊的病人数量下降了。最近几天

的数量增加了。就我个人而言,我主观地推测,并不是北京的发热病人数量增加了,而是人们对疫情不断出现感到担忧。通常不来医院的感冒现在也会来。即使那些没有症状或接触过肺炎的病人也要接受筛查。

但事实上,如果您没有去过武汉,没有联系过其他确诊或疑似患者,并且没有发烧、咳嗽和疲劳的症状,您不应该来医院进行筛查。否则,他们可能会被医院里的其他病人感染,而不是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来到医院。

医院作为疫情的前线,一直是一个充满未知危险的地方。

3

我看到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这里有什么样的白衣天使?这只是一群换了衣服的孩子,从他们的前辈那里学会了治疗病人,拯救生命,用死亡来抢劫人们……”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医务人员不是天生的英雄,真的

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

力劝大家“无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而是亲自赶到前线当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张“男神”粗壮手臂的照片时,我甚至会惊叹于他。钟院士作为现代医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专家,过去是,现在也是医生的“爱面子”人。我从心底里尊敬他。

但他已经84岁了。

他这些天一直在不停地开会、制定计划、接受采访……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完成这么高强度的工作的。

但是我知道人们信任他他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冷静下来”。人们相信这种流行病会有解决办法。我们也相信,在钟老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作为医生,我们最快乐,但通过我们的双手,可以治愈病人但是最近发生了很多我们不想看到的事情。

是钟院士奔赴武汉前线的同一天。陶勇博士,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德国,是我国著名的眼科青年人才。他和另外两名医务人员在诊所被病人砍血...

朝阳医院医务人员,去年曾收治过鼠疫病人

,不到一个月前,在北京,一个不讲理的病人家属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了民航总医院的杨文医生。如果杨文博士还健在,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急诊科医生,她肯定会在这一刻继续在疫情的前线工作...她本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不信任”不仅伤害了医生,也伤害了千千等待治疗的一千万病人

就疫情而言,有几十种常见疾病与发热症状相对应。有些不是严重的疾病,有些是严重的疾病,有些是传染病。有些疾病不需要医生,有些可以被医生治愈,有些不能被医生治愈。

普通人不需要知道每种疾病是什么,我们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医生将永远与病人站在一起。

深夜,病人看完了我开通了微信,我们部门的主任很关心我在发热门诊的情况。来自国外的朋友和患者家属在送来问候之前;科学研究部门提醒国家自然基金在来年申报。我妈妈有空的时候给她打了个电话。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医务人员的家庭成员默默支持和关注
照片来源:微博

今天晚上,对我来说,这是平常但不寻常的。

我困了。我刚睡着就被吵醒了。一个新病人已经到了。算了,别睡了,也许病人很快就会再来。结果,我在昏昏欲睡的眼睛里断断续续地写了这篇不连贯的文章。

可从医院门诊楼前的发热门诊看到。一对大红灯笼高高挂着。我突然意识到中国新年将于明天开始。

在这个本应是成千上万个家庭团聚的节日里,我希望这种流行病能很快过去,这样我就能回到我的家人、病人和他们的家人身边。

我想起电影《甲乙双方:1997》中的一句台词,我非常想念它。

7年5月,香港报告了世界上第一例禽流感死亡病例。那时,有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他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经历了许多次紧张和尴尬的事情:第一次尸检,第一次动物实验,第一份病历,第一张手术台,第一次夜班,第一次门诊,第一次大手术,第一个病人在手术台上流血,第一次他不能把他的病人送走,第一次他在不知情的流行病面前...

我成了医生,现在我要去我的战场(责任编辑:陈意涵)

疫情一线医生照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