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积金最多_黄奇帆提取消企业公积金 但为企业减负不能减损职工利益

,新流行的肺炎席卷全国,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一些挣扎求存的中小微型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此时,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帮助中小微型企业度过难关。这些政策大多着眼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有些可以少缴,有些可以缓缴,这反映了政府对企业的关注。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主任黄提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

取消了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该制度一直存在于市场中,但尚未进入政府的审议阶段。这一次由黄出面,由于其非同寻常的地位,自然引起了市场的密切关注然而,尽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取消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迎合,但住房公积金与税收并不相同。后者移交给政府,前者是雇员劳动报酬的体现。取消它作为企业的负担是不可取的。

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住房制度改革在此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但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负责职工的住房分配、医疗保健、养老保障等福利供给,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后,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形成了国家缴费少、企业缴费少、职工缴费少的制度。三合一系统将共同解决住房、医疗和养老问题。尽管企业需要承担这三方面的义务,但它们已经通过制度化实现了体外循环,这自然有助于企业真正以“经济人”的身份进入市场

,但是,自从实行这项改革以来,它也遭到了各种批评。就住房公积金制度而言,它最大的批评是穷人帮助富人买房。事实上,那些在市场上买得起房子的人通常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这些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从形式上讲,穷人确实在帮助富人买房。不过,我们要看到的是,即使雇员在任职期间没有买楼,也没有动用公积金,他也没有失去个人公积金账户的权利。根据规定,当雇员同时从住房公积金退休时,他可以提取这笔钱及其产生的利息。当然,有些人认为既然这笔钱属于员工,就应该由企业直接支付给员工,由员工自由支配。这种说法似乎合理,但它忽略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匹配。住房公积金采取“积沙成塔”、“积少成多”的办法。它通过汇集少量资金帮助员工解决购买需求。它类似于资本市场中的共同基金。如果这个系统崩溃,大多数员工最终都会受到伤害。

199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公积金不是企业的一种额外支出,而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种劳动报酬。因此,这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在经营中必须支付的成本。当然,这种劳动报酬不是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而是为员工参加住房公积金,他们可以获得两种福利。首先,一旦有买房的需要,他们可以得到公积金的支持,以减少购房时的支付压力。第二,退休后可获得丰厚的公积金回报。此时,住房公积金大约相当于银行过去实行的“零存整取”储蓄。虽然这是强制性的,但最终会让员工受益。

企业目前面临困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政府要求,即使企业不需要为了“抗击疫情”而暂时重返工作岗位,它们仍然需要向员工支付工资。政府的要求反映了对雇员利益的保护,即使在目前的困难时期,这种保护也不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为了雇员利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当然不应该废除。

需要警惕的是,每当市场上有要求减轻企业负担的呼声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总是会出现。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我们不应该从减少员工福利的角度出发,而应该要求政府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税收。去年,中国对企业实施了大规模减税,但新的肺炎疫情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去年减税的效果。目前,需要呼吁的是政府大规模减税,以减少政府收入来减轻企业负担,而不是减少工人福利来减轻企业负担。根据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908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国家税收1579.92亿元,年均增长1%;非税收入3239亿元,年均增长20.2%。令人惊讶的是,即使经过去年的大规模减税,国家税收仍有所增加,这表明中国企业的税负仍然不轻。通过近年来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中国政府积累了坚实的财政基础,并面临着疫情造成的困难。政府实施大规模税收优惠以减轻企业负担不会对政府的财务管理产生太大影响。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