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疫苗研发过程_新冠疫苗研发5种技术路线同步开展,部分项目至动物试验阶段

1992年1月21日上午,国务院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

199大会上,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了新研制的肺炎疫苗的研发进展情况。疫苗研发有五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疫苗和脱氧核糖核酸疫苗)以及由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制成的疫苗。

根据曾益新的介绍,灭活疫苗是在新冠状病毒产生后将其灭活。在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后,灭活的病毒可用于临床试验。

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是最有可能用作新冠状病毒抗原的蛋白,选择了S蛋白。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的。如果将其注入人体产生抗体,就有可能抵抗新冠状病毒的感染。

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的腺病毒是一种修饰的病毒。以此为载体表达新冠状病毒的蛋白,即S蛋白。腺病毒可以感染我们的呼吸道,并在呼吸道中表达新冠状病毒的S蛋白。在S蛋白被表达后,它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具有抵抗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能力。

核酸疫苗包括核糖核酸疫苗和脱氧核糖核酸疫苗。两条途径都是包裹核酸,包括一些载体,或者用纳米粒子包裹,然后注入人体。核酸疫苗引入后,可以表达蛋白质,即新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形成对新冠状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疫苗是在已批准上市的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中添加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蛋白。如果这一技术路线获得成功,它可以预防新的冠状病毒感染以及流感,因为这个季节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所以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给你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疫苗研发比作建筑,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基础已经奠定,建筑体已经从地下出现。我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个接一个地建设,然后进入装修阶段。曾益新说,目前一些项目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目标是在疫情需要时,根据相关国家法律启动疫苗的紧急使用和紧急审查和批准程序。在确保安全有效获取的前提下,预计一些疫苗最早可在今年4月至5月进入临床试验,或在一定条件下进入紧急使用。

曾益新也在会上介绍了疫苗开发的步骤。他说疫苗的研发和新药的研发是一样的。研发过程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序,是一个相对耗时的过程。为了开发疫苗,我们需要首先设计并确定其有效成分。例如,我们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疫苗的病毒株,而不是所有的病毒株都适合疫苗。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病毒株,或者选择病毒中能够生产疫苗的关键蛋白或基因序列,然后需要建立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并完成一系列试验,包括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有效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从而获得足够的数据支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应用。因此,这个过程是相对复杂的,而且因为新的冠状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我们对它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疫苗研制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