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复工200人隔离_青岛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企业复工无须审批,省内人员返岗可不隔离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回报率为97.7%,居全省首位。针对企业面临的难点和难题,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专项政策措施...2月24日下午,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五次新闻发布会,汇报青岛市企业复工及相关疫情防控措施,逐一回答了企业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中小企业复工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员工复工应执行哪些规定等。

一企业复工200人隔离

共确诊60例,治愈出院38例。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夏正奇报告了青岛市的最新疫情。2月24日0:00-12:00,青岛市无新发冠状病毒确诊病例,2例新发病例治愈出院。

截至2月24日12: 00,青岛市共确诊新型冠状病毒60例(男27例,女33例)。每个案件都有明确的来源,可以追溯。其中治愈出院38例,死亡1例,确诊21例(含重症1例),均在指定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共排除302例疑似病例,1例疑似病例目前正在隔离检测和治疗。共有646人被解除医学观察,76人仍与医学观察保持密切联系。没有发现异常。

家被监管工业企业的回报率为97.7%,居全省首位。据报道,青岛市将在不放松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恢复工作、恢复生产,并提前做好部署、推进工作。

早在2月1日春节期间,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防控疫情等工作,不要错过平衡从2月5日起,将召开全市工业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视频调度会议,并发布工业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11条指导意见。2月9日,紧急通知发布,组织企业迅速恢复工作和生产。自2月10日以来,3400多家受监管的工业企业被分成不同的部门,并逐一连接起来,有序的人员返回工作岗位,以确保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青岛是前不久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全国工业和电信企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的三个省市中唯一的城市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了相关做法。目前,全市工业企业的劳动报酬率居全国和全省前列。

用电量是衡量恢复工作和生产的关键指标。从全社会用电量来看,截至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2月21日),全市社会用电负荷为522.5万千瓦,比复工第一天(2月9日)高29.5%,日用电量为1.07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当日用电量(2月21日)恢复到去年同期平均值的83.9%。从行业角度来看,截至2月23日,

属于工业部门。全市共有3327家规范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恢复率达97.7%返乡工人人数为417,000人,返乡工人比率为64%

建筑全市1869个住宅建设项目中,已复工572个,占30.6%,现场人员13767人。

金融部门疫情爆发后,所有银行和保险机构都启动了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一级反应”。预防和控制这一流行病以及恢复工作和生产的所有服务继续保持稳定和不间断。全市银行网点日平均开工率为80%

农业企业全市有367家涉农企业应该复工,其中363家已经复工,复工率为98.9%,复工率为82.2%运输行业

全市共有381家运输、仓储、邮政企业复工,复工率62.66%,复工23170人,复工率60%该市的主要品牌快递公司已经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为75%,9750人重返工作岗位,员工回报率为49%在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23个重点项目中,有13个已经恢复工作,回报率为56.5%。20,157人需要在假期后返回施工现场,15,219人已经返回,返回率为75.5%2月24日00: 00起,胶州市城阳区、平度市行政区域内31个高速公路疫情防控检测点(涉及2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将被取消,全市27个国家级和省级共同疫情防控检测点将同时取消,39个防控检测点(涉及38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将被临时保留。

固定资产投资从计划总投资500多万元的项目来看,全市建设项目复工率为47.3%,新开项目122个,计划总投资443.3亿元。从2020年实施的20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来看,已有61个项目复工,复工率为47.7%新开工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74.7亿元。中小企业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监测报告中的1000家(1141家)青岛中小企业中,回报率为97.8%,回报率为71.4%。青岛100 (112)家隐形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重点民营中小企业的工作回报率为100%,员工回报率为71.6%

一揽子特殊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及时帮助”。极高的

的工作报酬率得益于早期判断、早期规划、早期部署,以及青岛市针对企业关心的紧迫、困难、痛苦问题相继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特殊政策措施。

据报道,2月3日,青岛市率先发布了18项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的措施,在延期缴纳社保和延期缴纳税款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及时帮助。2月20日,印发了16条意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建立了支持企业的“18+N”政策体系。2月20日,为了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调度,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六稳”工作的实施,中共市委成立了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2月21日,针对企业收入下降等困难,连夜下发了《关于应对新皇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1项切实有效的措施。2月23日晚,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70项配套措施。这些政策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量企业从中受益。

重点防疫物资生产扶持

据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姜海天介绍,从今年30号起,辖区内的口罩、体温计企业将组织力量迅速恢复生产,并在这些企业派驻工作人员,快速高效地协调解决企业资金、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物流等问题,帮助企业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日前,速发和学达这两家重点服装企业已经获得二级医疗证书,每天新增6万个民用防护口罩。随着生产的顺利进行,供应量将继续增加。另据介绍,从1月24日起,将组织18家重点防控物资企业,包括口罩、护目镜、消毒用品、负压救护车和红外线温度计,加快恢复工作和满负荷运行。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称赞在8小时内完成了20000只护目镜和5300只防护面具的国家紧急任务。截至2月23日18时,国家已分配141,000只护目镜和484,000只防护面罩,该省已分配240,000只面罩、75,000只护目镜、70,000只防护面罩和1,880只红外线温度计。组织重点服装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等稀缺防控材料,帮助12家企业申请医疗器械相关资质利用市场导向措施,帮助企业缓解口罩、温度计和消毒剂等防疫材料的短缺。

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

如何解决企业复工生产的资金瓶颈?据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杨薇薇介绍,为缓解企业复工复产融资困难,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青岛银行保险监管局、青岛证监局联合发起了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春风行动”。通过政策措施的制定,从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准确对接、丰富金融产品、提高便捷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通过立体式的工作措施,及时向有需要的重返工作岗位和恢复生产企业发送了各种政策。在融资连接方面,前30家金融机构的服务热线已经向公众公布。首批融资需求170亿元的575家企业已全部挖掘出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融资服务网络平台发送到各银行机构。此外,青岛还开辟了资金审计和分配的绿色通道,提前向301家企业拨付1.14亿元支持企业发展。联合国开发银行青岛分行等金融机构帮助20家重点防控企业申请国家再融资政策支持,其中8家目前在国家支持名单上。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

青岛出台了延期纳税、中小企业税收减免、优化退税服务、引导小微企业降低租赁成本等政策。《条例》规定“中小企业因疫情影响难以申报的,应当依法申请延期申报”和“因疫情造成重大损失,确实难以缴纳城市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税务机关应当批准减免城市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全面实施外贸出口企业税收措施。2月份,我市为出口企业准备了23.92亿元的退税计划。截至2月19日,已退税款7.23亿元,有效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建筑业从业人员和材料数量大,受疫情影响明显。领导小组成员、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表示,疫情对建筑业所需的劳动力和材料产生了重大影响。成本显著增加。青岛及时发布通知,调整因疫情而增加的劳动力价格。它还阐明了当材料价格因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而发生显著变化时的治疗方法。同时,加强了疫情期间确定和调整项目成本的指导和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价格波动对恢复建设和生产的影响。青岛市交通局党组成员、交通局局长袁海波表示,青岛市最近采取了五项措施,鼓励货运物流企业恢复生产和工作。一是青岛市严格执行交通部关于车辆免收通行费的规定。从2月17日00: 00开始,所有收费公路将免除收费公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二是尽一切努力确保道路网络畅通从2月21日起,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所有防疫和控制检查点将被取消,17个暂时关闭的收费站将全部开放。五十八个道路检查站将由今日(二月二十四日)零时起取消,以确保客货运输畅顺。三是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所有应急车辆都执行优先通行原则。应急车辆不仅运输用于预防和控制的应急物资,还运输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资。所有应急车辆实行“三优先”政策,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通行。第四是出台补贴支持政策对于参与国家和省内运输任务的流通企业,按照省内运输30%、跨省运输50%的比例,企业物流成本补贴总额不得超过50万元。山东港口集团将把青岛港区无法及时运输的散装干散货和油品的免费储存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30天。五是开发“车辆运输保障服务平台”,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需求的在线服务,解决防疫期间物资与运输的快速匹配问题,为货运物流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青岛在全市组织了48家客运企业,预订了1936辆客运包车,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的个性化运输服务。共有27家企业运营了217辆返岗包机,运送了8个省的5222名员工将开通112条定制公交线路,为40个单元提供通勤服务,日均客流量超过6000人。近百家企业协调解决公路物资运输问题,共发放应急物资车辆许可证9000多张,为农民工返乡开辟了应急绿色通道。

青岛市在稳定就业和解决就业困难方面出台了“稳定就业十项措施”。实施稳定救助政策,对于未下岗或下岗人数较少的参保企业,如果符合条件,可返还去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通过大数据比较,全市有11.9万家企业符合回报条件,预计回报资金为2.86亿元。到目前为止,第一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有11373户,涉及25.3万名员工,将分配4469万元,已在网上公布,并将在本周内发布到位。实施中小企业就业补贴政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符合条件的人员就业的,按1人每引进3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搭建在线就业对接平台,发布6602家企业的招聘信息,提供21.8万个就业岗位,有8.3万名员工进行就业谈判,2.8万人达到就业意向组织跨地区劳务输入,派遣“劳务直通车”,确保企业就业

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二级督察韩红星介绍,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文件都提出要落实帮扶稳岗政策和帮扶稳岗后将失业保险费返还企业的政策。这些措施所涉及的稳定后和回返政策有两个变化:第一,条件更广泛企业下岗标准从山东省城镇登记失业率的3.17%放宽到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的5.5%。参保人数不足30人的企业的裁员比例已经放宽到不超过员工总数的20%,使更多的企业进入享受范围。第二,回报标准更高困难企业的返还标准是在去年年底,即6个月前明确规定的,当时确定了青岛的人均失业救济金和参保职工人数。人均收益从过去的3100元增加到8736元。此外,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分阶段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会保险费。初步测算显示,三次社保费用减免预计将为各参保企业减轻约65亿元的负担。这些热点问题

已经一一得到了解答。

1年,青岛的工业企业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才能复工,并向哪些部门报批?

A:2月14日,青岛市新发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明确企业复工防疫相关问题的紧急通知》,明确企业复工不需要审批,复工企业将复工计划报区、市防疫指挥部备案,同时提交防疫事业单位安排复工。同时,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落实防控措施,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加强企业服务和对接。

2。“让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并离职的政策如何?”

A:2月14日,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明确企业复工和生产防疫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省内人员复工时不得因返工隔离企业员工;从“点到点”包机返回的工人,如果在旅行前14天内和旅行期间没有相关症状,应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对于有流行病学史但无症状的高危人群,应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和家庭隔离。如果通过检测和筛选消除了感染,隔离时间可以适当缩短,在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工人可以提前复工。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观察和隔离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导致工作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急需人才,无法重返工作岗位。”

2年23日,青岛市防疫监督指挥部办公室转发了省防疫监督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启用返乡职工和学生电子健康卡的通知》,规定凡在山东省连续居住14天以上,需要到外地旅游的人员,可凭电子健康卡开通网上健康卡服务

处理程序:旅行者填写自己的承诺,大数据平台验证,管理人员(旅行者所在社区和村庄的防疫和控制团队经理)验证和发放

处理渠道:“健康山东服务号”微信公众号或“爱山东应用”

发行后,电子健康卡分为三种颜色。红色表示不符合旅行条件,应将其报告给所在社区。黄色代表在通过之前需要进一步验证的信息。绿色代表直接通过

健康卡自办理之日起5日内有效。

3。“如何解决返乡员工进出住宅小区的问题?”

A:2月14日,青岛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明确企业复工和生产防疫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同志,特别是社区负责同志,要正确理解上级对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的要求。“封闭的”社区并不意味着“封闭的”要以社区为单位实施网格化和精细化管理,做好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应允许外国归国青年人员,包括租赁人员,正常情况下在良好保护的条件下进出居住场所。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尚庆龙)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