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可转债影响_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

来源

岳长军:《中国青年报》(2008年版,2020年3月9日)

疫情对可转债影响

疫情对可转债影响

自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教育部副部长翁铁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军介绍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199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由于新流行的肺炎,就业形势似乎越来越糟。自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调查”。笔者梳理了2003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积极应对和解决就业困难的可行方法和措施。笔者认为,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

挑战

“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投资、稳定预期”是过去三年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稳定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将相应减少。

经济发展速度对就业影响最直接、最显著。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市调查的失业率为5.2%,城镇从业人员为4424万人。在此基础上,城镇劳动力为4667万人,城镇失业人口为2427万人。疫情最终会过去,但在短期内,疫情将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将明显低于6.0%,甚至更大幅度的下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将相应“减少”

(2)1992年,本地和海外大学的毕业生人数都增加了

|约874万,这不仅是最大的一年,而且比前一年增加了40万,是2012年以来的最大增长随着国内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急剧增加,出国留学和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也逐年增加。从2015年到2018年,有408,000、432,000、481,000和519,000名学生回国留学。据估计,这一增长趋势将在2019年和2020年继续,2020年的规模估计约为60万人。国内大学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之间存在劳动力替代效应,他们在就业上相互竞争。

(3)2019年高校毕业生落实率为80%。

2-019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抽样调查”的样本包括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7个省(区、市)32所高校的16571名毕业生

调查显示,2019年,单位、国内学习、海外学习、自由就业、自营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分别确定为37.4%、25.3%、4.9%、3.7%、2.3%和6.6%。上述六个百分比的总和是大学毕业生的执行率,为80.2%此外,其中12.3%、3.8%、2.3%和1.4%将被雇用、不被雇用、被高等教育录取以及暂时不被雇用。与2017年相比,2019年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从已经确定的单位比例来看,2019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从就业比例来看,2019年这一比例上升了2.2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出国创业的比例分别下降了1.0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表明出国创业的难度相对加大。年末

(4)的就业率明显高于6月份离校时的

2003。这是1999年扩招后,我国高校招收的本科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第一年,也是非典疫情发生的一年。数据显示,今年有35.8%的大学毕业生在等待就业,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疫情爆发与去年12月非典爆发的时间一致,非典对今年上半年的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减少”造成的,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

数据显示,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22.4%、22.6%、26.4%、21.9%、23.4%、12.8%、10.1%和12.3%需要提醒的是,抽样调查是在当年6月进行的,数据只显示了离校时的情况。根据历年的就业统计,年底的就业率明显高于离校时的就业率。

例如,在2003年,许多应届毕业生在疫情爆发后的下半年找到了工作,因为他们上半年在校园受阻,推迟了求职。因此,就业难是一个短期现象。

特点(1)2019年教育首次成为第一大产业

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不均调查显示,教育、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软件产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等五大产业占总数的57.2%,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特别是,教育部门将在2019年首次成为最大的部门,预计未来将保持这一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为21559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2513元(占11.7%)。按14亿人口计算,全国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额为3.52万亿元,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这种流行病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属于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影响更大,而对教育、信息技术、金融和其他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较小。2019年,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21.6%,而教育、信息技术和金融业的就业率为35.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和数字金融发展迅速。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学校开展了网上教学和研究,采用直播、录音和广播、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视频会议、独家定制(SPOC)等多种网上教学模式。实现“推迟不返校,推迟不停止教学,推迟不停止学习,推迟不停止研究”预计疫情过后,教育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此外,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电子物流等行业以及一些新兴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这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2)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去企业就业

从工作单位的性质来看,企业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的单位。自2003年以来,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尤其是2011年以后,企业占了75%以上,也就是说,超过四分之三的毕业生被企业录用。

2-019年,各类单位毕业生就业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民营企业占35.6%,国有企业占28.4%,学校占7.6%,党政机关占5.6%,外资企业占5.1%,科研单位占1.2%,其他占16.5%自2011年以来,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单位类型,但从这一趋势来看,2019年民营企业的比例是2011年至2019年所有年份中最低的,这表明民营企业在经济放缓中面临巨大压力。

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外资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减弱。2019年,外资企业的就业比例仅为5.1%,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3)网上招聘是20%以上毕业生的求职渠道。

199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录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相关单位发送求职信息。据调查,2019年,被认定单位从高到低选择求职渠道的比例为:学校(含部门)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的47.4%;网上招聘信息占20.1%;从企业收到的招聘广告占10.9%。由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占6.6%。父母和亲属介绍的信息占6.3%。实习单位提供的信息占2.5%;其他四类共占6.2%显然,学校、网上招聘和亲友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重要渠道,占总数的80.4%。

从变化趋势来看,网上招聘的重要性凸显出来。2005年,网上招聘的比例不到5%,而2007年超过10%,2013年超过20%,此后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网下招聘难的问题,教育部与五家就业与毕业生匹配度较高的大型社会招聘网站合作,于2月28日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

机遇

(1)职场能力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

影响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有些毕业生能找到高收入和高满意度的工作,而其他毕业生没有工作或没有工作?除了求职方式、求职意向和求职努力的差异外,人力资本质量是核心影响因素。《

201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对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了评估,并构建了“就业能力指数”通过按毕业目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表明“就业能力指数”与就业结果呈正相关。根据“就业能力指数”,

从高到低依次为:出国、独立创业、进入中国高等学校、单位设立、其他灵活就业、自由就业、其他临时就业、待就业、计划进入高等学校而未就业令人惊讶的是,就业能力最强的大学毕业生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了出国、创业和在家学习。在选择就业的群体中,来自确定单位的毕业生比将要就业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

表明工作能力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作者建议,在防疫和控制期间,大学毕业生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时间在家里。一方面,他们应该努力通过互联网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也应该坚持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们还应该在网上学习一些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的知识。

(2)未来就业教育改革

知识爆炸的时代即将来临,学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知识增长的速度。因此,学习一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意味着不同的工作。人工智能驾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了。机器人可以爬楼梯、开门、在工厂工作、给医生提供建议等等。人们期望的理想职业正在逐渐消失。高等教育必须让学生做好准备,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职业。

劳动力市场的产能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软产能”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澳大利亚青年基金会(FYA)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显示,对劳动力能力结构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对数据素养的需求远远超过所有能力。这种流行病,许多单位已经采取了在家工作的工作模式,预计在家工作将成为一些人未来的新常态。在家工作的性质要求具备数据素养,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不仅要适应在家学习和网上求职,还要为将来在家工作做好准备,培养相关的知识、能力和观念。

(3)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从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学校(含部门)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占47.4%这表明我国高校更加重视就业指导,校园招聘会是供需双方交流的重要平台。疫情爆发后,各高校及时将线下活动转变为网上活动,预计将对毕业生的求职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4)政府有关部门促进就业的办法

根据去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情况,企业是吸收毕业生的重点部门对于顶级民营企业来说,疫情的影响更大。为了鼓励私营企业尽快开始工作和扩大就业,政府制定了一些政策,如降低费用和税收,提供贷款。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品需求。建议政府积极采取更多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网上商品交易平台,拓展企业产品市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及时提供国内外市场需求信息。

在全社会抗击疫情、努力发展经济的时期,国有企业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习机会。同时,党政机关、各级各类学校等机构也应积极拓展就业空间,为“稳定就业”做出贡献。

从2019年毕业生的去向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高达25.3%教育部宣布将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升至本科水平的规模,以缓解就业压力。此外,教育部与其他部委联手,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提供更准确的就业指导服务。笔者希望相关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上网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总之,疫情在短期内只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疫情过后,一些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新行业、新形式、新技术、新职业将不断涌现。大学毕业生不仅是今天的求职者,也是未来的生产者、企业家和工作提供者。大学毕业生应对未来充满信心,关注企业招聘信息和政府颁布的就业政策,与学校和部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和沟通,积极应对当前就业的不利局面,相信自己最终会克服困难,找到工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