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企业复工情况_天津市科技局加强精准服务 推动科技创新主体复工复产

人民网天津3月2日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天津市科技局自2月6日起牵头组建复工复产服务团队,为重大项目、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院所等提供服务。一、解释和宣传“21惠企措施”,指导实施预防和控制复工、复产方针,帮助协调解决复工、复产问题同时,天津市科技局组织对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专项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加强“有针对性”的支持。

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的技术设计采用在线办公模式,所有工作连续不间断地进行。恢复现场施工的申请材料已提交,并于3月1日恢复。设施的验收时间不受影响。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研发工作有序开展。核心区的建设将于2月24日恢复,预计将于3月满负荷运行。“天河三号”系统技术研发有序推进。系统组件的生产和采购基本不受影响。计算机房和附属设施的建设于2月16日恢复。进展基本符合预期,预计完成计划不会受到影响。

科技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整治中加快恢复工作和生产全市170家科技龙头(培育)企业150次复工,复工率超过88%,其中生物医药领域33家龙头企业全部复工。据各地不完全统计,已有1741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工,1183家,复工率接近68%根据对重点企业的调查,除7家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外,部分企业的回收率高于80%,而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回收率低于80%

创新孵化器灵活恢复工作在71个市级以上孵化器中,39个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接近55%;在孵化器中落户的3,772家企业中,有2,065家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接近55%,其中394家重返工作岗位,1,671家回到家中灵活工作受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等办公特点的影响,区内147家市级以上企业中有34家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为23.1%,2010年有3003家永久性创业企业重返工作岗位,回报率接近67%,其中121家重返工作岗位,1889家回到家中灵活工作。

个国家和市级科研院所大比例复工天津市80个国家级研究所、分支机构和市级研究所的总体回报率为84%其中,44个国家级研究所在39个国家级研究所复工,复工率接近89%;28个市级科研院所恢复工作36个,恢复率近78%除血液研究所、国际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机构工作人员100%返岗外,绝大多数机构都采取“弹性工作制”

结合科技创新主体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实际需要,天津市科技局还将重点加强“抓事实、抓细节”、“防疫政策支持”、“促进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协调落实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等工作,有效协调防控和发展两条战线。

天津市科技局贯彻落实《新皇冠肺炎疫情科学准确防控要求》、《复工复种防控指南》、《商业建筑疫情防控指南》等文件,实施差异化、精准化防控策略,引导创新主体和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下属单位做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实施工作。同时,围绕“21惠企”部署,针对科技创新主体需求,进一步创新政策设计,狠抓政策落实。重点支持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和金融,优化科技项目管理和服务,缩短政策执行周期等方面,帮助企事业单位渡过难关,打赢防疫战争。天津市科技局还将加快制定科技服务业恢复工作和生产指导意见,指导和推动科研院所、研发设计单位、孵化载体等恢复工作和生产。围绕调查中发现的防疫物资短缺等共性问题和一线操作人员短缺等个体需求,相关区市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提供对接服务,帮助企事业单位加快复工生产。此外,天津市科技局将重点推进高校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孵化能力提升、重大设施平台应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总体规划,狠抓落实,确保技术市场年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总量突破“双七千”等重点任务。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