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停车场复工_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人员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 智能化开启永企复工复产“加速度”

9年,一辆满载两筐汽车铆钉的全自动汽车缓缓驶入城西新区精细热处理厂的智能多用炉生产线。“整条生产线只需要一个操作员企业负责人夏表示,智能改造后,生产效率提高了20%,同时避免了生产线人员拥挤的风险,将疫情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

目前,只有97名员工返回精细热处理厂工作,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一线员工。但是,在智能生产的支持下,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到100%

精细热处理厂是我市近年来推广企业智能制造的一个缩影。通过将“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集成制造和服务制造”融入五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我市加快推进从点到面的智能转型,全面推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设备在行业中的应用,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智能工厂”和“数字作坊”模式,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围绕数字工业化和工业数字化项目。我市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模式和格局。14个智能工厂(车间)建设进一步推进。三丰智能厂、精细热处理智能厂、黔西龙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智能厂的技术改造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即将验收。何达铝业公司已完成数字化改造,可通过APP实现设备运行维护、生产监控和质量管理。强光建公司生产线数据采集系统初步建成,平台服务功能投入运行。鸿运实业公司卧式锻造生产线智能技术改造项目即将结束

同时,我市出台了以产业带动智能技术改造的咨询诊断工作计划,协调省级专家指导小组和服务提供商的力量,加快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新增86个省级智能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2.3亿元。我市还积极引进了智能制造专家服务团队,与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常驻专家指导小组建立了长期对接机制,促进了企业与专家指导小组的深度对接,培育了新地智造、良华腾、锡伯南、佑奥等地方智能制造服务机构,引进了优海、维托、软机器人等优秀工程服务机构。

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有14家企业推动智能车间改造升级,其复工率达到100%在当前的流行形势下,智能制造模式有效缓解了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人员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优势突出。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