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清华大学生_清华大学召开科研工作讨论会 |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特邀报告

1993年1月13日下午,以“创新科研模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为主题的第18届清华大学科研工作研讨会在主楼接待大厅开幕党委书记、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做了专题介绍,校长邱勇做了主旨发言,党委书记陈旭主持了开幕式,副校长尤安排了研讨会工作。科技部副秘书长何、、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超子、、薛启昆、、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伟和、原副校长康、校务委员会主任聂建国、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出席了开幕式。

发清华大学生

王志刚作专题报告

王志刚作专题报告“发挥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王志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秘书长来到军事医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医学院,视察新的冠状肺炎疫情的科研和治疗情况。他强调,人类抗击疾病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是科学技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是人类战胜重大灾害和流行病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再次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意义。

王志刚从国家繁荣的“历史逻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新时代不利的内外部环境的“必然逻辑”和科技发展的“进化逻辑”四个逻辑阐释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义。他说,在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变化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意义和路径选择。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是百年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显著特征。他们将成为决定世界变化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力量。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深入参与并赢得新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的竞争。

王志刚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的重要经验,包括制度优势强、制度能力完善、市场空间大、宏观协调性强等。同时,王志刚指出,在新时代,我国在自主研发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前瞻和判断科技发展前进方向的能力、引导和调动全社会创新资源的组织方式、引领制定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标准规则的能力等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

王志刚阐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取向,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需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基地,以及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不断涌现。王志刚指出,一流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泉”。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要牢牢把握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新要求、新任务,继续在高端人才培养、战略科技实力建设、基础前沿探索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撑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

王志刚希望清华大学坚持科研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体地位优势。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全面展开各学科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坚持从经济社会实践中提炼出简明的共同理论和重大科学问题,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为国家科技宏观决策服务王志刚强调,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两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发清华大学生

邱勇发表主题报告

邱勇发表主题报告“自强与创新,引领未来,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清华的力量”邱勇指出,自强不息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蕴。自强不息的清华人始终把创新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追求。自我完善和创新是清华大学科研工作的显著特征。邱勇引用了“走出去,看南山,领导无限”的诗句,强调清华的科研不仅要自强、创新,还要追求卓越、引领未来。

邱勇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调查防控新发肺炎疫情的科研工作。他充分肯定了学校现有的工作,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不放松疫情防控,不放松教学科研,不放松改革发展,把师生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以创新的技术手段开展网上教学,设立76个应急科研项目, 应成立8个科研突击队,全面参与疫情的诊断、治疗、防控、康复等方面的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邱勇回顾了清华的科研历史和传统,强调在共和国发展史上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会有清华人自强不息的身影。在当前的防疫科学研究中,清华也不可或缺。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攻关小组的作用,把满意的答卷交给人民。

邱勇回顾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的历史,指出第十七次科学研究座谈会最大的成就是启动了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在过去五年的科研改革中,清华大学的学科建设、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科学技术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领先。成果转化的好处是显著的。文科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新的智囊团系统为解决国家和全球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学校不断完善学科综合布局,分类制定学科发展规划。涵盖11个学科的学科综合布局已经完成,达到国内最高水平。

邱勇重点突出学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和成果。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建立了大型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加速突破尖端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加强自由探索基础研究,在领先原创成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为促进跨学科整合,打破僵化的学科界面,成立了7个跨学科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开拓性、颠覆性和前瞻性研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模式,深化战略合作我们将在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推进开放式创新,实施全球战略,建立全球创新学院,倡导建立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深化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学术生态,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修订学位评价标准,加强学风建设

邱勇指出,尽管五年来科研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的科研工作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科研文化和学术生态建设,建立符合科研规律、体现一流大学风格和追求的科研文化。第二,学科布局、学科规划和学科调整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立制度保障,促进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重大需求和重大科研任务的协同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强有组织的科学研究。第四,科研工作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不仅要解决国家的“瓶颈”问题,还要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更好地承担大国创新的责任。五是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体制改革,在战略科技实力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邱勇强调,大学是一个长寿的机构,追求学术研究和开展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科教一体化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优势,宽松的学术氛围、完整的学科门类、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人才群体决定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科学研究和创新需要勇气和自信在创新时代,基础和应用之间没有界限。跨学科是常态。为了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博以“专”为基础。只有深入研究一门学科,才能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交叉

邱勇指出,学校应在下一步继续推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以及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推进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社会治理的协调推进。我们要建立高效的创新体系,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率做出积极贡献。邱勇强调,这次科研工作研讨会的目的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为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到2030年从局部领先走向广泛领先,为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做出重大贡献。

发清华大学生

尤铮作工作计划报告

尤铮部署第十八次科研工作座谈会工作安排和要求游政介绍了会议讨论的八个议题,即:学术生态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科发展规划与学科调整机制、基础前沿与关键核心技术布局、重大创新平台与科研团队建设、新型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机制、全球开放创新合作、科教一体化与创新人才培养、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建设游政表示,研讨会将从2020年3月持续到8月,包括三个阶段:问题讨论阶段、报告交流阶段和总结阶段在组织支持方面,学校成立了第十八届科研工作研讨会领导小组、工作组和咨询专家组,并成立了八个专题讨论工作组进行专题讨论。每个工作组负责指导学校内部的讨论组织,各院系在工作组和专家的指导下对所有讨论主题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游政还提出了一些预期的结果。

发清华大学生

陈旭主持会议

陈旭在主持会议时说,清华大学定期举办科研研讨会是光荣的传统。自1956年举办第一次科研研讨会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7次,对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学校努力克服困难,如期召开了科研工作座谈会。会议主题确定为“创新科研模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研讨会开幕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防控新皇冠肺炎科研工作中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安排第十八次科研工作座谈会,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陈旭指出,今天的第18次科研座谈会的开幕式是一次重要的动员令,发令枪响了。希望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在视察北京市新一轮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科研工作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系列战略部署,充分认识开好这次科研工作座谈会的重要意义。 提高政治姿态,落实党政同责,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营造浓厚、热烈、严谨、务实的讨论氛围

陈旭强调,在讨论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梳理学校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为了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创新科研模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提高学校科研能力和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应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凝聚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科技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给予认真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希望全体师生认真学习报告内容,特别是围绕八大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建议,以推动第18届科研研讨会取得扎实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坚定不移地创新科研模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清华大学生

开幕式现场

本次会议共有900多人参加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学校相关司局负责人、科研院所负责人、党办学校办公室负责人、文科部门负责人现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基础委员会规划局、科技部相关负责人,部分院士、教授、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秘书、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所所长、主管科研的副所长(副所长)、研究秘书、政府部门(办公室)负责人、相关单位负责人、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重大项目负责人、教师、学生、地方研究机构代表、派出研究机构、直属单位等。通过rain课程在线参加会议。

之后,在主楼接待厅举行了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研讨会。邱勇主持座谈会

发清华大学生

、聂建国、温南希、、康、吴华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后在

座谈会上发言。会上,学院院长施瓦茨曼学者、、高级文科教授聂建国、材料学院教授温南希、信息学院院士、微电子系副主任康、吴华强教授等先后围绕“高校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专题讨论。就“突破四个限制”等评价取向的认识和看法”、“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的思路、方向和重点”、“未来跨学科发展方向”、“组织科研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必要性”、“科学平台建设在促进科研中的作用”等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就科技创新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第18届科学研究研讨会将持续半年,期间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调研,深入讨论,征求各级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学校科学研究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改革方案。

清华大学自1956年以来举办了第18届科研研讨会(原名“科学研讨会”和“科技工作研讨会”),这已成为各级学校领导和师生讨论学校科研工作的方向和任务,统一对推广工作的认识的重要形式和优良传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