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以党建为先导,服务地方振兴

中国教育新闻网(李卓霖实习生陈玲)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深圳街某办公楼召开专题会议。经上级组织批准,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6名党员、教师和省长农工业集团3名党员组成的“吉林长农工业集团党支部”正式成立。支部立即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会议开始前,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党徽,并向国旗唱国歌。这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次创新尝试。这也是学校实施“牢记使命,不忘主动精神”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专题教育启动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大力整顿和落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建立了“学校、村、企业、合作社、农民”和“五位一体”的“党建联盟”学校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不断推进学校、乡镇和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为振兴农村和发展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建党联盟”是学校近年推出的“三服务、三推广”项目的延伸。“三服务、三高地”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入省内中药材种植企业,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中药材种植提供服务。吉林长农工业集团是该项目的服务对象之一。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草药种苗繁育基地”,帮助白城、通化、辽源、四平、松原等20个村准确脱贫。其中,通化市六合县养殖基地主要种植苍术、防风等中草药。目前,基地种植面积1.9万亩,累计经济产值1.7亿元,带动六合县4000多户脱贫致富。

现在,通过“建党联盟”平台,长春中医药大学不仅帮助吉林长农实业集团成立了党支部,还与六合县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大学、地区和企业三方将在“北方医药基地”建设、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中药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

为建设“北方医药基地”,长春中医药大学定期派专家到六合县各村,围绕中药栽培开展区域规划和技术指导,为当地中药初加工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该校联合企业还在六合县开展了扩大中草药种植和建立医药园区的工作。借助“公司+学校+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涵盖种植、加工、研发、生产和交易的北方医药产业链,增强了“北方医药基地”的辐射影响力。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帮助六合县中药相关企业建立中药产品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养老、保健、乡村旅游等地方产业,建立了长春中医药大学六合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和医药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农村远程诊疗和健康指导服务,协助六合县开展农村家庭健康信息管理工作。

据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伯林介绍,主题教育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多种目标:“我们的党员干部受到了当地的欢迎,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带回基层遇到的困难,组建科研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学生培训将有针对性,就业也将得到改善。总的来说,学校受益匪浅,企业提高了效率,乡镇在克服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