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岛美术馆、中国陶瓷展:展示2000年窑烧历史

不久前,日本东京市田谷区五岛美术馆举办了“中国陶瓷展”,展出了该馆收藏的60多件中国陶瓷,其中包括战国时期的量具,以及唐三才、宋清慈、明青花等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更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窑烧工艺历史。

瓦的黑漆量杯和调羹来自湖南长沙,是在直接烧制的灰陶上涂黑漆制成的。这个过程产生的物品很少,所以它们非常珍贵。量杯的手柄由弯曲后的薄板状粘土制成,杯体的底部仍然保留着用于切割陶器和将陶器从绞盘(用于制造陶器的旋转圆盘)上分离的丝线的痕迹

量匙由圆形、深碗状陶器和厚板状手柄拼接而成,是量杯的配套工具。作为战国时期的一种测量工具,这组陶器工艺简单实用。在朝鲜半岛和山东省的乐浪遗址也出土了类似的汉代乐器。

君岛美绪

黑色油漆量杯和量勺

产于初唐(7世纪)在手柄和瓶口的交界处装饰头部。充水嘴和瓶体的图案分别制作并粘贴在水瓶上,模仿波斯银器的图案。据推测,这就是今天山西浑源窑的瓷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龙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唐代与中亚的文化艺术交流。< br>

君岛美绪

唐代白瓷包水瓶

唐朝(8世纪)三色万年壶采用整体隆起的球形,也是唐代陶器的独特风格在烧制过程中,白釉(粘土或白泥)薄薄地涂在陶瓷坯体的表面,蓝色和绿色的颜料撒在白粘土上,形成美丽的动态图案。盛唐时期的陶器逐渐使用较少的粘合图案,而是使用复杂的釉料技术来显示图案。这个有一万年历史的罐子使用了钴蓝颜料,这在唐三彩中是非常罕见的。< br>

君岛美绪

唐三彩万年壶

白釉黑花牡丹纹梅瓶是宋代代表性民窑磁州窑的产品制作这种瓷器,应先在陶瓷坯体上涂上白釉,然后再涂上黑釉(深棕色含铁颜料),用线雕技术雕刻牡丹唐草图案,并刮掉多余的颜料。这是北宋磁州窑的流行工艺,体现了黑白之美。象征财富的大牡丹图案是北宋瓷器中常用的装饰元素。< br>

君岛美绪

宋代白釉黑花牡丹图案梅花花瓶

绿磁凤耳花瓶也叫“砧青瓷”,因为它的形状像一个铁砧(一种古代用来打布的工具,主要用于洗衣服)。瓶口呈圆盘状,瓶颈两侧有凤凰形的把手。在被称为"凤耳"的类似瓷器中,它的形状最大,风格华丽,粉色和青瓷色优雅。它应该来自龙泉窑,这是最大的窑烧制最高等级的青瓷。< br>

日本曾将从中国进口的青瓷分为“铁砧”、“天龙殿”和“七官三手”,其中“铁砧”是青瓷的一级从镰仓到室町(12世纪末至15世纪末),大量龙泉窑青瓷传入日本,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阪的“万盛”和泉的熊本纪念博物馆,京都阳明图书馆的“钱胜”,以及大阪东洋陶瓷博物馆的青瓷都广为人知。

君岛美绪

南宋青瓷凤穗瓶

南宋冀州窑木叶纹平碗是将树叶放入碗内烧制而成的陶器。树叶有清晰的纹理和完整的形状,黑铁釉并不掩盖其明亮的颜色。碗的底部很小,有一个大开口。从底部到碗口是直的和放射状的。碗的边缘覆盖着金属边缘。< br>

君岛美绪

南宋木叶纹扁茶碗

青瓷铁条纹小瓶(飞龙青瓷酒壶)之所以被命名为“飞龙青瓷”,是因为青瓷瓶上覆盖着铁釉图案。这种形状有一个薄嘴,从嘴到瓶体逐渐扩张,在中国被称为“胆瓶”,在日本被用作酒壶。瓶子以灰色瓷器为底座,涂有微黄色的青瓷釉。瓶体上散布着六条大铁条。明亮的棕色条纹显示出渗入釉中的黑褐色。这些条纹被昵称为“鳗鱼血条纹”,因为它们的颜色像鳗鱼血。它们在龙泉窑青瓷中尤为珍贵。< br>

-7元铁条纹青瓷小瓶-8元明青瓷盖瓶

青花唐草书轮盘产于明代宣德时期的景德镇窑,是典型的“明青花”瓷器板的边缘画有简单的线条画草图案,内部是一个横截面的花卉图案,板的底部画有一个正面的图案,使笔触显得苍劲有力。内板壁上还绘有图案,这些图案共同构成了这个布满装饰图案的瓷盘。< br>

君岛美绪

明代青花唐草书轮盘

七彩人物唐草书轮盘是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民窑的产物。它也被称为“红色绘画”,因为它使用红色颜料在白色釉面上绘制图案内板壁上画有一圈菊花图案,盘底男女舞剑骑马的画面充满动感,这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小说或戏剧中的一个场景。< br>

君岛美绪

唐代曹汶盘,明代的一个彩色图形

金色技法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瓷器艺术中得到发展,即用金箔或金釉在红色绘画或彩绘图案上进行装饰,使瓷器具有华丽、豪华的色彩和炫目的眼睛。在五道美术馆的金色藏品中,景德镇窑生产的五彩透明雕花壶是日本政府制定的重要文化遗产。壶体上的孔雀牡丹雕刻图案,构思精巧,技艺高超。五彩长寿人物花鸟纹葫芦瓶,瓶腰红釉底绘有栩栩如生的金鹿花鸟图案。“长寿”这个字和它周围的七件宝物被描绘得非常精细。红釉和绿色颜料的结合有一种平静的古色古香。五彩缤纷的人物图案水壶是金色瓷器中非常特别的一件。瓶身绘有“八仙过海”的图案,十分细致地描绘了仙人的神态和服装肌理。< br>

君岛美绪

明代五彩雕花壶

君岛美绪

五彩寿字花鸟纹葫芦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明朝中后期传入日本的各种香盒交趾石榴香盒实际上是福建漳州窑生产的,可能是在日明贸易期间从交趾(现在的越南南部)进口到日本的。这个香盒是低温烧制的三色软陶,用模具压制成型,然后用绿色、黄色和紫色上釉,呈现出石榴般的外观。< br>

君岛美绪

明代交趾石榴香盒

青瓷桃形香盒是一种相对较大的模拟香盒。是明代龙泉窑生产的青瓷,其坯体呈现出从粉红青色到光泽青色的各种釉色< br>

君岛美绪

明清青瓷桃形香盒

白色武旭泰牛肉香盒也产于漳州窑,有方形角(方形角向内凹陷)。盒盖的表面被压花成牛的形状,灰色背景上涂上带有轻微青色的白色釉料,显示出柔和的气氛日本的茶道讲究上茶时的香,所以江户时代的茶道官员喜欢收集和享用香盒。在江户时代晚期,相扑(发表于1855年,安正2)列出,评论和判断各种相扑形式的香盒的艺术特征。以上三个香盒排列顺序较高,被认为是瓷器香盒的顶级品质。< br>

君岛美绪

明代白色的吴旭泰牛香盒

传入日本,作为各种陶瓷珍藏,见证了中日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世纪时,日本贵族、僧侣和其他受过教育的阶层接受了以龙泉青瓷为代表的高雅品味。江户时代,日本九州岛发展起来的玉田瓷器吸收了明代景德镇陶瓷的许多技法,如红画、金彩等,并出口到东南亚甚至欧洲。代表品种“伊玛里”在欧洲也很受欢迎,可以说是光芒四射

来源:澎湃新闻< br>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