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出台35项措施大力促进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

达州新闻

鸟瞰达州全景

封面记者曾野

今年2月,四川达州出台了23项政策措施,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达州最近推出了“35项政策措施,以对冲新皇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力促进经济复苏和快速增长”。对于重点经济行业和领域,达州再次提出了一系列加大力度、增加规范的政策措施,并于3月10日正式发布。

本次出台的“35条”政策措施覆盖农业、工业、消费、旅游、交通物流、房地产、建设、项目投资、财税等9个重点经济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农业

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推进退耕还林,扩大间作种植,全年实现播种面积846.9万亩,同比增长11.5万亩,粮食总产量318.5万吨。

扩大养猪生产全年投放市场生猪420万头,提高大型养猪场的利息补贴,降低贷款担保门槛,降低政府对年产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户)的补贴范围。

工业

建立常规工业企业“一对一”援助体系实施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一对一”一揽子支持重点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员工复工、疫情后恢复政策落实、上下游企业联动等问题。在确保符合防疫条件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督促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达到目标,扩大生产。

实行“日报表”和“周明细表”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服务业受损的情况下,服务业应该全力冲刺。在疫情期间,要加强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落实“日报”和“周报”,规范工业企业复工和生产,督促落实责任。

消费与服务

建立有限商业企业“一对一”援助体系促进企业尽快开门,安全高效运营。地区卫生防疫专家被派往大型商场和超市进行指导,提供防疫物资支持,并帮助企业培训卫生工作者。

增加消耗时间和空间支持商场和商店延长营业时间,支持夜间经济示范区建设,鼓励建设无人值守商店、24小时便利店和“午夜食品店”在主城区,罗浮广场、升华广场、新世纪百货等大型商场都设有奢侈品销售区。在春秋消费季节,进口商品和“名优新产品”将在主要城市地区展出。督促红星美凯龙、仁和泉等商业综合体尽快建成投产

努力扩大汽车消费主要市区和县市应组织汽车销售企业,包括二手车销售企业,开展广泛的优惠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展县乡市场,多渠道促进汽车销售

持续清理泄漏短缺项目采取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动各类大型商业门店和专业市场建立现代经营体系,实现集中收银、统一核算和规范纳税

培育和发展“科教文卫”营利性服务业加强对未达标和未进入系统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企业、科技服务企业、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调查和清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引导各类主体进行工商登记,规范发展和推进系统。

旅游

加强重点景区宣传在市级协调和市县联动下,巴山大峡谷、八台山“两个旗舰”景区和2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在重庆、Xi、成都及达州周边城区广泛宣传推广,提升达州“夜雨墨达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泛聚集景区人气通过采取优惠措施,如减少或免除门票,发放旅游卡和旅游优惠券,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该国旅游。

丰富景区活动支持和引导全市甲级风景名胜区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根据各自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他们应该“每月、每周、每周都有活动,每个景点都有活动”,以促进更多的人参观景点。

交通物流

重点交通物流企业“一对一”援助体系的建立落实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小组“一对一”的一揽子支持,协调办理防疫专项补贴、保险补贴等政策,给予保障物资支持,帮助组织物资运输和物流信息对接

畅通的物流渠道加强东行铁水联运列车的运力保障,正常运营南方“冷链+普通货物”列车,积极与成都国际铁路口岸接轨,尽快开通“容州+达州”货运列车,有效降低我市大宗物资物流成本

房地产

努力刺激房地产消费加大“稳定中心城区地价和房价、确保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12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组织春秋季大型房展会,支持房地产企业在周边市县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发展低密度、高质量建筑,促进住房消费升级。

优化商品房预售审批依托“互联网+政府服务”,积极开展开发项目联合审批和联合运营,实现商品房预售发放全过程在线处理,加快符合预售条件的项目审批进程,及时将商品房推向市场,形成有效供给。

主城区土地出让总体规划建立主城区土地流转运行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土地流转规模、时机和价格这些“分散的地块”将以整合和捆绑的方式出售,用于大规模开发。

18。实施动态货币化安置从今年开始,主城区“三区”不再实施安置房项目建设,建立动态货币化补偿机制,通过货币化和集体购买商品房进行全面货币化安置。

建筑业

支持建筑企业的登记和组建协调、监督和支持电信、联通、移动、铁塔、水电等7家国有企业在5月底前注册成立安装公司,将相关项目的安装产值和税收留在本地区。城市投资、贸易投资、文化投资、国有资产和发展(控股)公司五家平台公司应在5月底前完成施工总承包资质和业务范围补充项目的登记,以扩大业务范围。

支持企业合作组建联合体。在政府投资项目、公私合作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领域,鼓励地方企业与来我市组建联合体的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等大型企业合作,设立分支机构或劳务公司承接项目,保持我市更多的产值和税收。

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到6月底,“启动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将全面启动。大力实施预制建筑攻坚计划,确保到第三季度引进2家预制企业(如PC构件、钢结构)和1家新型绿色建材企业。

项目投资

强化重点项目领导责任落实市县两级指挥员要落实“日报”和“周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用工、防疫物资保障、上游商品搅拌、砂石等建材供应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3月15日前全市在建重点工程全面恢复建设,3月20日前全部实现人、机生产。市重点工程各业主单位应每天向市重点工程办公室汇报复工进展情况,市重点工程办公室汇总后每天向市政府汇报。

加强项目规划申报和项目资金争取抓住国家和省应对疫情稳定增长的重大机遇,及时梳理研究相关政策,加强新项目规划,在3月底前提出项目清单,报市政府审批,及时报市政府审批。要抓住3月底前获得上级预算项目资金的关键窗口期,确保中央和省级预算资金和专项债券规模全年增长10%以上。加强工作职责的落实,分配目标和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加强投资项目跟踪对接和落地建设创新开展网络推广、“网上”招商,以小团队形式加大正在进行的项目后续对接谈判力度,确保上半年招商任务“翻番过半”6月30日前新开工5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和20亿元以上的非制造业项目,按每个项目10万元的标准,从市工业发展基金中安排资金,对各地进行奖励。

财政金融方面

实行市场化融资激励机制制定并颁布《市场融资绩效奖惩考核办法》和《市场融资协调机制》,对平台公司的市场融资发展情况和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平台公司的考核结果与其绩效工资总额的10%挂钩。

促进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全面清查国有经营性资产,通过转让、出售、租赁等方式盘活房屋设备等闲置资产,弥补疫情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合理使用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强化要素和关键点补充机制。市、县、两级、123个行业、科技等财政资源专项资金将提前拨付。市财政专项资金的70%将在上半年拨付。我们将有效解决重点企业的当务之急,充分激发和利用县市财政投资和社会化投资。

全面落实减免税政策加强对抗击疫情的支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降低税费,建立涉及财政、税务、社会福利、医疗保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对于一些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企业,可以适当延长《达州市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23项政策措施》中的税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加强税务组织建立“政府领导、财税部门、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综合税收管理框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平台作用,挖掘潜力,遏制漏洞,增加税收。

督促财政政策落实敦促所有金融机构利用“方便使用、灵活使用”的政策,防止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贷款、切断贷款、压贷和罚息。加强引导,派出财务顾问,采取续贷、合理贷款、调整还款方式等措施,有效缓解企业还贷压力。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返岗贷款”、“还清贷款”等专项金融产品,支持企业购买租金和原材料,缓解滞留企业工资支付的暂时困难,确保疫情后及时复工和稳定生产。

支持优质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利用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债券,选择一批符合债券融资条件的企业,建立债券发行项目银行和债券发行计划,提高企业直接融资能力。

积极发展商业保险针对疫情后出现的新情况,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和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人身保险等商业保险发展,优化保险结构,扩大保险规模和质量。

扶贫重点

加强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加强各类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对接,加强东西部扶贫合作和劳务输出合作,多渠道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做好工作保障服务,方便快捷地做好健康证明,组织从“家门口”到“工厂门口”的点对点交通,让农村贫困人口及时安全到达

多渠道增加贫困家庭收入组织贫困户参与采摘茶叶、果蔬、花椒等。就近获得劳动收入,帮助贫困家庭协调农副产品销售,扩大生猪和家禽养殖,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贫困家庭的现金收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