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因出售大量假冒星巴克咖啡被判刑

2019年12月18日,江苏省无锡市吴昕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邓谋成等5名被告人犯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款1000万元以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至1年零9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300万元至10万元。被判缓刑的两名被告在审判期间被禁止从事咖啡生产和销售。被告双山公司被判处罚款320万元。上述被告和单位违法所得120多万元上缴国库,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依法查处。

假冒咖啡归属纠纷

2018年2月,牟伟双山公司销售代表发现金桥市场有一名代理假借公司名义销售假冒星巴克VIA咖啡,并向相关部门举报,并直接附上生产批号日期、中文标签二维码、防伪标签、合法权益保护等身份证明。记者很快就被相关部门处罚了。随后,公安机关对金桥市场上出售的所有星巴克咖啡进行了鉴定,发现了三名销售假冒产品的代理商,其中包括双山公司的代理商

2019年1月,公安机关在邓某市查获假冒星巴克速溶咖啡,涉案商品价值超过116万元。此次扣押的结果显示,举报人牟伟的“老主人”双山公司出售的星巴克咖啡是假的。

据了解,双山公司主要从事食品生产和销售活动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陈某·温看到了星巴克速溶咖啡市场,并联系了邓双方会谈后,陈某·温说,他需要邓的产品办理所有手续后才能出售。几个月后,邓说手续已经办完,他可以直接从他那里拿到超低价格的商品。收到样品后,文发现邓产品内袋的颜色和封口与星巴克的明显不同。尽管有海关进口申报单和卫生检验检疫证明,但根据他在食品行业多年的经验,他对这些星巴克产品的真实性有所怀疑。然而,面对高额利润,温仍与邓签订了购买协议

果然,这批咖啡很受欢迎,但也有越来越多的顾客抱怨咖啡的净含量和口味。邓表示,这与星巴克不同的生产区域和包装机械有关,不同批次的产品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不久,文、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慕莲收到了星巴克公司的来信,中国各大商场也收到了一封信,称五包VIA速溶咖啡未获授权邓谋成、文、甄慕莲等人未能获得授权。他们借口货物是一般贸易货物,目前提供的程序已经足够。陈某文、甄木莲认为货物来源于邓木成,双山公司只负责销售。他们甚至允许员工“打击其他代理商销售的假冒咖啡”。然而,当事件发生时,他们销售的所有假冒商品都被曝光了。

一审法院认定侵权

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文连续购买假冒注册商标“星巴克”、“星巴克VIA”等速溶咖啡21,300余杯后来,文、甄慕莲等人以公司的名义对外促销。根据陈某的供词,倒卖每件商品的平均利润约为50元。邓知道自己购买并持有的速溶咖啡是假冒注册商标,仍以383万元的价格卖给公司。得知双山公司购买的咖啡是假冒注册商标,双山公司以公司的名义通过员工推广和物流配送将咖啡销售给中国18个省市的50多家商家,涉及金额724万元。

199法院认为,被告人邓谋成伙同他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是共同犯罪,销售数额巨大,应当追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刑事责任。被告公司双山公司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额巨大。被告陈某文、甄某廉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张某权、甄某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责销售和运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

该案审判长表示,侵犯知识产权不再仅仅是一种主要的广泛侵权行为侵权人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时,由于一开始没有提供任何委托或授权材料,以及提供案件中记录的带有星巴克商品名称的报关单、卫生检验检疫证明等初步材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淆,故意误导商家认为自己有合法授权。面对这种情况,商家仍然需要把握两个一致的原则:第一,他们需要提供权利人的授权证书。无论供应商提供何种商品原材料或采购证明,都必须检查它们是否得到权利人的授权。无论如何炒作,他们声称产品是哥伦比亚或其他版本,他们都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没有权利人的授权。第二是要注意正品价格和市场购买价格之间的差异。如果购买价格远低于正品价格,完全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和商业惯例,你需要格外小心,不要冒险,也不要欺骗自己。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巨额利润的背后,你可能会陷入一个违反法律的无底洞。

截至公布时,原被告未提出上诉(通讯员石倩)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