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级学校进入“开学准备”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3月21日发布的通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将于3月30日分批、分高峰开学。其中,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将于3月30日开学。中小学的其他课室和年级应该为4月7日开学做好准备。高校以4月13日为开学日,为新学年的开始做准备。

经过两个多月的“超长寒假”,江苏省三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将于下周开学,其他中小学生也将进入“开学准备”学校准备得怎么样了?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学习和生活的节奏?3月23日,《新华日报》记者进行了一次多党访问。

师生出行筛查,评估合格后申请入学

南京市宣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峰告诉新华日报记者,在相关筛查开始前,师生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区要求所有学校掌握所有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旅行趋势,了解他们的旅行史、联系史、健康史和其他关键信息,重点关注他们在假期期间是否去过疫区或国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准备防疫材料。与此同时,学区将在这两天开始中小学的验收评估,只有通过评估的学校才能申请开学。《新华日报》记者

从南京六合区教育局了解到,该区以前曾对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过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从3月23日下午开始,区防疫工作指挥部学校防控小组派出15个工作组逐一检查并接受开学准备工作。验收合格后,经南京市防疫工作指挥部批准,开学。

南京富友西街幼儿园园长董文华表示:“幼儿园会提前了解入园意愿,每周统计一次入园人数,并做好入园的具体安排。如果家庭能够满足儿童保育的需要并选择不进入幼儿园,幼儿园将通过互联网向家长提供家长指导。计划入园儿童的家长将提前送上被褥,幼儿园将在使用前安排消毒。《新华日报》记者还了解到,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在该省其他12个区市安排车辆将当地学生带回南京学校对所有学生采用“每日报告系统”和“零报告系统”,并使用APP定位校外实习学生的健康和工作状况。

防疫材料到位,

各地区中小学校的温度应在进出校门前进行测量。根据要求建立严格的防疫体系。在超过1000人的学校门口安装了“红外线温度计”。在学校公共区域,增设废弃口罩处理区,对废弃口罩进行统一回收和特殊处理。教学楼的卫生间配有洗手液和纸巾,水龙头上方还贴有“七步洗涤法”。每个教室都配有酒精棉球和紫外线灯,每天定期进行消毒工作。此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室,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将立即隔离。

3年23日,在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门口安装调试了“红外测温门”。测量温度只需要0.2秒钟,最多允许7个人同时进入温度测量区域学校还制定了一个在错误的时间上学的计划,同时开放西蒙(高中和国际部)、南门(小学)和北门(中学),以缓解高峰时间人流的压力。在防疫资料方面,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有7000多名师生。南京中小学的师生数量和校园规模都比较大。为此,学校准备了2.5吨84消毒剂和2万个口罩分发给教师。当记者

来到南京第九中校门前的专用通道时,该校副校长范晓明正在仔细检查红外热成像感应系统。除专用通道外,还有一个公共手消毒智能雾化装置和一个废弃口罩消毒箱。“该消毒智能雾化装置使儿童在入学后能够进行非接触式手部消毒该废口罩消毒箱设有专用紫外线灯,可以先对废口罩进行消毒,避免二次污染,最后由专业回收公司根据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樊晓明说道

调整教学计划以确保复习和考试不受影响。如何确保食堂的就餐安全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一些学校将食堂的入口和出口分成两条路线,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高峰用餐,以避免拥挤。一些学校采用“送餐系统”;其他学校在食堂的后厨房安装了摄像头,以实时监控卫生状况。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采用“送餐制”。该校副校长严对《新华日报》表示:“学校提前购买了3万多个饭盒,并为教室和办公室送饭。老师和学生不去食堂吃饭。”“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3个学生食堂。学校安排工人在每张餐桌上安装临时隔离板“根据学生所在的建筑,他们将在不同的时间用餐。第一组学生将在11: 30用餐,第二组在12: 00用餐。用餐时尽量保证1 -2个座位之间的距离。”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高中三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所有学校都为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范晓明说:“目前,高三的所有科目都在科学地调整教学计划和备课。在影响课时的情况下,复习和考试不受影响。”南京雨花台中学校长

赵光辉说:“之前的‘超长寒假’考验了学生的自律和自律。下一个新学期的质量将会更好。离南京高三、高二模考还有一周时间。这是前一段时间在线学习的综合总结,也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复习思路。“

”开学时,孩子的精神很容易失去集中力,甚至会困倦、松弛等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的孩子摆脱提前睡懒觉的习惯,调整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孩子一起休息。从现在开始直到开学,孩子们的玩耍的心会有所克制。南京中山小学副校长李晚晴说:“孩子们的‘假期综合症’是不可避免的。”。父母应该理智,不应该盲目地给孩子施压,否则匆忙会造成浪费。"”

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关小荣说:“建立学生心理状态的集中报告机制,及时将所有师生在‘心理防疫’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压力转移到专业心理辅导教师进行调整”(《新华日报》记者葛灵丹通讯员王一殷飞)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