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牧说,古珍珠——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珍珠

马家浜、松泽文化遗址出土黄、蒯等玛瑙饰品199件(见图035)但真正在玛瑙上凿出一个硬度为7度的长孔,并制作出精美的玛瑙珠和玛瑙管的是凌家滩人。安徽凌家滩遗址曾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源头之一。凌家滩遗址于5600年至5300年前,于1985年在安徽省含山县桐梓镇凌家滩村发现,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发现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除了大量的玉器和玛瑙制品外,凌家滩遗址还出土了精美的玛瑙珠和水晶耳环(如图036所示)。这些制作精美的小饰品表明凌家滩人掌握了非常精细的技术。珠子的制造显然不再是技术问题,也不再受材料硬度的困扰。整体效果明显增加了美感。例如,在珠子表面制作装饰图案,在长度小于1.5厘米的玛瑙珠子表面制作五个凸起的线状图案,这比阴刻工艺更困难(图037)

下游

图035松泽文化小龙形珠浙江余杭出土直径1.4厘米,厚度0.6厘米余杭博物馆藏品浙江海盐县松泽文化遗址也出土了类似的龙珠,长1.1厘米,宽1.1厘米,厚0.4厘米。它们现在保存在浙江省海盐县博物馆。松泽文化可以追溯到580-4900年前,是以它在上海市萧晴区松泽村首次被发现而命名的。宋泽文化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这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

图036玛瑙珠,高1.4厘米,长1.5厘米,短0.9厘米乳白色半透明,扁平圆形珠子的表面刻有凹弦,两端钻有圆孔,表面抛光,晶莹剔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

图037玉项链它由12颗玉珠组成,按照珠子的大小有条不紊地排列,有节奏地变化。显然,凌家滩人非常注重形式美。珠子表面有弦,最长的是2.1厘米,最短的是1厘米,孔径是0.3厘米,两端都是钻出来的,玉是灰色和白色的,表面是抛光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凌家滩的工匠们可能发明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美学效果。虽然这些设备无法与现代工业机械相比,但由于设备本身的合理性和工匠的熟练程度,工作效率已经大大提高,这常常使我们对从坟墓中出土的装饰品的数量和质量感到惊讶。同时,埃及壁画保留了一些视觉材料供我们参考(如图038所示)。与凌家滩不同,埃及在这一时期已经使用了金属工具,但它们的冲压设备是由木头制成的。这些设备是长期实践的总结。我们相信凌家滩人在实践中也创造了许多。继

下游

凌家滩之后,另一个与良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文化遗址是新沂华亭,它位于苏北鲁南沂河的蜀河冲积平原上(见图039)

下游

“良渚文化”在长江流域几乎是史前玉文化的代名词,但它的声誉不仅在于玉礼器的数量和工艺,还在于这些玉礼器背后的史前文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地地质学家石鑫甚至发现了散落在民间的梁清玉制品。然而,发生在5300年至4300年前的梁庆文化,在以浙江余杭梁庆镇遗址命名并确定其年代范围的科学考古发掘之前,曾因吴越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存在争议而受到质疑。目前,共发现良渚文化遗址135处,以浙江余杭的平遥、安溪、良渚三镇为中心,338平方公里内密集分布着50多处良渚遗址。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核心区,有一堵几千米长的城墙。这种布局有着明显的规律,即以古城为核心,首领、贵族和平民按照等级从近到远依次居住。

我们知道良渚已经有一个大祭坛和一个专职的礼拜者,围绕祭祀文化制作玉质礼器的工匠也有专门的。这些工匠掌握了特殊的技能和特殊的工具。在废墟中,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骨骼和陶器装饰品明显减少,而石头和玉石装饰品大量增加,特别是玉饰,如珠子、管子、吊坠和手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工艺上。这的确是技术和工具的进步带来的变化,但更多的是专业化劳动组织方式带来的变化。劳动组织的完善,使梁庆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艺精湛,数量惊人,球的形状非常丰富,包括桶形珠、东腰形珠、直筒形珠、半球形珠和各种变形小挂件(如图040、041、042)

下游

图040良渚文化有兽形管和挂件浙江余杭瑶山出土2-35厘米长这些管子是方形和圆柱形的。锥形吊坠通常作为吊坠佩戴在脖子上。兽面图案是良渚文化的独特装饰,也出现在良渚的玉琮和玉璜上。浙江省文物考古收藏良渚文化中的

下游

图041绿松石珠玉项链共有71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穿孔管、珠子和吊坠穿入环形它们大多是腰鼓形和圆珠形。中间的玉坠呈钟形,手柄上有一个穿孔。玉色乳白色,素面无纹。在玉坠的两侧,有一个对称螺纹的玉管,浮雕眼睛和嘴形成一个野兽的图案。制作珠子的材料包括玉和绿松石,其中一些是鸡骨头白色。做工精致,搭配有序,美感对称1982年,上海青浦墓出土。上海博物馆收藏

下游

图042良渚文化玉管墓修复公元前3000年江苏省昆山市昭陵山77号墓该墓是昭陵山出土的85座坟墓中最大的一座。它位于墓区的中心。墓葬中有丰富的随葬品和近60件玉、石、陶、象牙随葬品,反映出当时墓主拥有大量财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墓主是一名年轻的中年男性,是部落首领或牧师。这根管子大约5厘米长,横截面呈三角形。切割材料时,管道表面会保留切割痕迹。制造管道时,虽然表面经过抛光,但仍能看到线切割留下的清晰台阶。南京博物馆藏品

半球形珠子或带扣是带有独特孔的珠子(如图043所示)

下游

凌家滩玉人通常头上戴有方格图案的圆冠。皇冠顶部有一个尖顶。一个半球形的小圆扣钉在皇冠的中央。这个小圆扣也在凌家滩出土。良渚出土的半球形珠(扣)与凌家滩人的小圆扣形状相同。它们是否也镶嵌在一个重要人物的皇冠上还不能确定,但它一定是作为装饰和某种象征用在织物上的。这一猜想在现藏南京博物馆的梁庆出土资料和江苏省高淳县潮墩头出土的一套玉器中得到了证实(如图044)公元前2500年江苏省高淳县潮墩头出土的良渚文化玉串饰品珠子有半球和动物脸,大部分戴在牛鼻子后面。它们排列成三排和七排,还有其他的玉饰。据推测,它们当时是缝在布料上的,中间突出了一个人形玉饰,高约5.5厘米。这串装饰物可能是女巫或村长为了祭祀而佩戴的神圣物品。南京博物馆藏品在

中,半球形珠子和小动物脸珠子大多是从后面钻出来的牛鼻孔,与其他玉石块纵横排列成三排七排,形成一个点状结构的平面,而不是单排串饰。据推测,它们是直接缝在织物上的。挖掘时织物不存在,但仍保留了排列方式。其复杂的组合方式、多样而奇特的造型、精美而华丽的工艺表明,该神器属于一位杰出的祭祀牧师或聚落首领,很可能是祭祀仪式中与神灵交流的媒介此外,良泽文化还出土了一只背上有牛鼻子的小玉鸟(如图043)。出土时,通常在墓主人的小腿处发现。现场挖掘人员推测这是织物装饰。它最初被钉在基地主人长袍的一角。除了用作识别标记,它还可能代表一些特殊的含义。在良渚珠的各种形状中,最难制作的是圆球形珠,其自制涉及“倒棱倒棱”工艺这是历史上我们第一次看到古人制作的圆珠(如图045所示)

下游

图045良渚文化圆珠出土于浙江省15号墓一端有一对隧道洞。珠子是规则的球体。理论上,这种形状的珠涉及更困难的“倒角和倒角”过程。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古人可能采用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他们的星星现在在我们眼中的效果是圆而规则,光滑而薄,没有任何瑕疵。他们的规则程度令人惊讶。倒角和倒角过程现在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圆形球磨机来完成。从理论上讲,“倒角和倒角”是一个相对困难的过程,对机械设备和工艺本身都要求高精度。然而,在好的时候没有这样的精密机器,在出土的资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工具或装置的信息。目前的研究表明,良渚人制作玉器和珠子所用的玉器材料取自附近地区。除了这种当地的玉石材料,绿松石也是良渚人用来制作珠子和镰刀镶嵌物的材料(如图046所示)图046良渚文化出土的

下游

绿松石珠良渚出土的大理石珠子数量不是很大,大部分都在一条大项链的中间。除了珠子,良渚人还用绿松石镶嵌玉面,这是极其珍贵的。由于太湖和浙江一带未发现绿松石矿,推测当时良渚的绿松石最初是作为贸易产品购买,然后自己制作成他们喜爱的小装饰品。浙江省文物考古收藏

但对良渚人来说,绿松石是相当特殊的,因为绿松石矿床在太湖周边地区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浙江省还没有发现绿松石矿床的报道。作为良渚文化的中心,环太湖地区在良渚之前没有使用和制作绿松石的传统。良渚文化中出现的绿松石产品仅限于珠子和小嵌体,数量不是很大。黄河流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使用和制作绿松石的记录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绿松石一直是黄河流域的传统。在一串长长的珠子或管子中间佩戴玉饰是良渚人对玉饰搭配的一大贡献(如图047)

下游

图047良渚文化玉佩玉佩它由12个玉管和一个半圆形的玉坠组成玉管长2.7 μm 3厘米,玉坠高4.2厘米,直径1-1.1厘米玉管为鸡骨白色,带有暗褐色斑点。玉饰的正面略显孤僻,浅浮雕和阴刻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上帝头上戴着一顶王冠,有上肢,他的手是隐藏的,他的下肢是省略的,他是由动物的面部线条组合而成的。玉饰的背面是平的,两个上角钻出来,与玉管串联成一条项链浙江余杭1986年出土的墓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种佩戴在饰品上的装饰形式,至少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可能早在长江流域就已经出现了。良渚的装饰是半圆形和半双形,表面工艺和许多动物样的图案。这是良渚的经典图案。这种图案也出现在其他玉器上,尤其是玉琮。良渚玉饰通常出现在女性墓葬中。它们可能与身份和性别有关。虽然我们认为良渚聚落文化是由男性主导的,但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女性仍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玉卷长期以来被用作装饰题材。后来,西周贵族也用玉卷作为装饰题材。其他各种材料的饰品和珠子散布在玉卷的数量和形状周围。《山海经·海外西经》上说,跳舞时,夏后氏“左手拿着戒指,右手拿着玉卷”。夏后氏是一个伟大的巫师还是他的舞蹈是巫术本身还只是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玉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特殊身份的象征。除了前面提到的具有强烈正式感的物品,珠子和管子也出现在一般公众的坟墓中,但是没有刻意的组合,并且一般的表面不起作用(装饰)。这一现象也可能有助于解释良渚的珠饰组合对应身份。同样,材料的选择也可能与身份有关。樊氏珠也是良渚文化中常见的珠,与玉珠的桶形相同,还有一个相对较短的小直筒。明矾的硬度较低,一般约为2.5莫氏硬度,其表面呈丝般或蜡质光泽。比玉更容易加工和获得材料。这些明矾石珠子大多在一般的良渚墓中发现,据估计是玉珠子的替代品,一般公众可以佩戴(如图048所示)

下游

图048良渚文化樊氏珠这种珠子通常在低级别的坟墓中发现。由于明矾石的硬度较低,制造珠子相对困难。出土时,通常有相当数量的珠子。私人收藏,由彭涛先生提供以上

为[古牧硕朱宝整理的文本](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