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馆镇馆之宝——晋国公鸟荣誉千年回眸

山西博物院

每一个到山西博物馆参观的人都会远远地看到悬挂在博物馆主厅中央的会徽,它是一个鸟形图案。它的原型是一件有3000年历史的青铜杰作,山西博物馆的珍宝,金代的鸟像出土的

鸟兽像

鸟兽像的始末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饰,尤其受到金人的喜爱。回望大鸟,小鸟依偎,巨象萎缩,独特的构思,非凡的想象力,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和精致实用的功能完美地结合在这座雕像中,使它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的一件稀世珍宝。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鸟像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它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赵蓓村金侯墓地114号墓。鸟像上的铭文写着“金侯祭太史保祖仪”,表明这是金侯祠堂里的一种祭祀仪式。据考证,这批国宝的主人是,即唐入晋的第一代晋侯。

山西博物院

前世鸟尊

2000,金侯墓地114号墓出土鸟尊古墓已被盗墓者摧毁,出土的鸟像的位置与被盗洞穴的位置相对接近。出土时,鸟的喙已被肢解。在鸟雕像的尾部,大象鼻子的中间部分也不见了。也是因为缺少这一关键段落,关于大象鼻子应该向内卷还是向外翻的争论从2000年鸟像出土以来从未停止过。这也给高度关注的晋国侯鸟雕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199鸟像出土后,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和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家修复,并重新向公众展示。2005年山西博物馆开馆后,作为镇博物馆的瑰宝在山西博物馆展出。“

鸟尊”之所以成为市政厅的瑰宝,原因之一是它造型独特,装饰绚丽,艺术品质极高。它以凤鸟为主体,凤鸟的尾巴做成大象的鼻子。站在背上的鸟和回头的凤凰深情地对视着。整个器皿的表面覆盖着精美的装饰图案。第二,据专家考证,鸟尊的主人是第一代金侯谢的父亲。鸟像的封皮和内底都刻有“晋侯祠祀太史公”的铭文,表明这是晋侯祠的祭祀仪式。因此,这种鸟像成为金文化源头的象征和代表。第三,晋侯鸟的荣誉在考古学家和盗墓者之间意外的斗争中幸存下来。十多年后,它终于想实现完美的结合。它的“前世”和“今生”共同书写了一个国宝传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