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改革开放是历史进步的伟大逻辑

199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复兴,就必须在历史的逻辑和时代的潮流中前进。中国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发展、创新和改善生活的历史要求,也符合世界人民要求发展、合作和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站在新的历史立场上,我们必须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从“历史的深度”把握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和逻辑演进,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历史进步的伟大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环节和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它第一次把生产力和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它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的过程。我们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改革开放的开端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民谋幸福。为了实现这一初步目标,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到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自觉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坚持生产力标准,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提出各项改革理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人类社会总是解决旧矛盾,面对新矛盾,所以调整生产关系,改善上层建筑的工作将继续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在继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解决了社会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事业是过去的延续,也是过去的延续,呈现出全面发展、多点突破、稳中快进的崭新局面。

199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199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全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在过去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更需要改革和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应该纳入主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任何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即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过程。我们党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同时大力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正是因为改革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才得以充分展现,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今天,中国改革进入了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建立更加完整、稳定、有效的制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强调要建立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的主要框架已经基本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显示出更大的生命力。

人民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历史发展的规律存在于人民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仅是问题的结果,也是党和人民在问题面前充分发挥主动性的结果。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渴望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我们党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尊重自然历史进程和人民选择的统一,是人民要求和党的思想的统一。

、人民作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列宁说,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创造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四川省一批工厂发起的国有企业改革,到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从个体户、乡镇企业、民营经济、自由市场、外资企业,到电子街、大众创业园、“互联网+”、共享经济和移动支付...我们党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概括和完善人民的愿望、智慧和经验,形成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战略改革开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坚定地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改革必须依靠人民大众。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好的方法归根结底来自于人们创造历史的生动实践。我们应该尊重人民表达的愿望、创造的经验、权利和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自觉地把人民当作教师来崇拜,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凝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