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梦市常宝镇马岭村曾敏:自强不息、繁荣昌盛

金东方保猛犸新闻记者程慧娟通讯员赵永刚/吐温

曾敏,29岁,是孟津县常宝镇马岭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的公公英年早逝,婆婆残疾。家庭的重担落在她和她的丈夫身上。然而,近年来,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带领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

曾敏

[1]家庭不幸的重担压在了曾敏的肩上

曾敏的家是孟津县常宝镇马岭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早在十年前,曾敏的岳父就因病去世了。当时,为了见公公,她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很多外债。曾敏的丈夫当时还只是个青少年。她的婆婆双腿严重残疾,没有工作能力。家里唯一的支柱不见了。这使得已经很穷的家庭更加糟糕。结果,她的丈夫辍学,在附近做兼职以维持生计。尽管如此,她挣的钱还不足以维持生计。

曾敏嫁给了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上学和婆婆一年到头吃药的费用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开支,因为曾敏不能出去工作挣钱来照顾残疾的婆婆和年幼的儿子,而且这个家庭的收入也不能仅靠丈夫微薄的工资来维持。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曾敏的家庭被纳入了有档案卡的贫困家庭。金梦农业公司的村干部、驻村队和负责人多次来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脱贫致富,这也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2]政策帮助贫困户脱帽

2年10月,随着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驻地小组的指导下,曾贾敏开发了一个工业种植项目,种植了2亩花椒。几年前,这个家庭还种植着3亩大樱桃,但效益并不好,因为它们无法管理,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后来,曾敏参加了雨露项目的实用技术培训。受林果种植技术的启发,他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每亩土地的收入也达到了3000到4000元左右。这使得曾敏家族能够通过农业和工业致富。

2年6月和017年,扶贫到户和增收项目在曾贾敏引进两头奶牛,增加了收入。2017年8月,为了照顾无法外出工作的贫困人口,孟津县人民社会服务局在该村设立了公益岗位。每个月800元,当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推荐曾敏时,她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199系列扶贫政策实施后,曾贾敏于2017年底退出贫困家庭行列。虽然贫困家庭的帽子已经摘掉,但对曾敏家庭的救助措施并没有改变。为了帮助曾敏的家庭稳定脱贫,村干部、常驻团队和帮助人们推荐了许多企业让她就业。最后,考虑到家庭的特殊情况,曾敏选择了一个有相对空闲时间的企业来工作。因此,它不会延误孩子上学和放学的交通,还会照顾家庭和农场工作。它每月还能挣大约1000元的工资。再加上她丈夫在工厂工作,一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曾敏的经济状况从以前的收入不足到现在的少量盈余,一天比一天好。

2年10月和018年,曾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将来,她还想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买一辆车和一栋房子。她还想进一步学习她的学历,提高她的知识水平,为她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小康生活,并实现稳定的扶贫目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