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基层干部在前线“裸奔”!从陈丽群的“现象”谈基层干部的困境

陈力农

作者|子辰

来源|我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最初由公务员产生。基层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智慧的摇篮。它也是人们聚集和导向的“主战场”。只有基层精神清楚,制度透明,人才才能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才能振奋人心,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创造伟大的成就。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笼罩着整个中国,而湖北武汉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更是“炼狱”在危机中,是我们党的强有力的命令和“倒退”站出来把人民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等等,他们的“逆行”人物无处不在。他们无私的关怀温暖了人们的心,使这个冬天不那么寒冷了。

场景、感人场景和瞬间在各种媒体和平台上传播。平凡而伟大的事迹像春雨一样浇灌着中国。正如歌词所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谁……”

最近,一个基层干部的名字引起了一些媒体的注意。他是江西省高安市惠埠镇党政办副主任陈丽群。他从年初到一年的第一个月24日一直担任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的职务。由于过度劳累,他在2月17日清晨被安排到防疫前线,他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54岁。在他的桌子上,堆放着包装整齐的人员信息调查记录、防疫物资的采购和发放台账,以及返回和返工人员的健康证明。

陈力农

图片来源:江西晨报

看着陈丽群的简历,不难发现,这位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基层的干部,是一只平凡而诚实的“听话的牛”。他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只是在基层“打磨”了十年。

1989年9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林业专业,在江西省高安市惠埠镇工作。他当了17年的办事员。他49岁时才成为镇党政办副主任(科级干部)。去年6月,他被提升为四级主任科员(虚拟副科级)。这样,一个在第一线艰苦奋斗的基层干部,到了晚年才达到非专业副科级。这个普通基层干部的奋斗史不禁让我们脸红。

| 1989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只有576,200人。当时,陈丽群也被认为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学生。他为什么不去一家私营企业,经商或去一个大的地方发展,并选择留在一个小的乡镇,开始作为一个食堂管理员13年?在一个大学生稀缺的时代,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他们的边缘化和无形的排斥。优秀的青春就这样被浪费了。

此外,陈丽群坚持基本水平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的家庭很穷,他的父亲老了,他的儿子年轻,他的妻子没有工作,他的两个死得早的儿子,一个在读大学,另一个在读高中,都是由陈丽群抚养大的。他困难的家庭环境和沉重的生活负担使他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因为他害怕一旦失去经济来源,他的家庭将会立即"食物耗尽"。这是一个诚实人的艰难。

2,015年,陈丽群成为党政办副主任,后来成为四级科员。临近退休时,他修完了辅修课程。这可能是他仕途的最终目标。中国有700多万公务员,其中大多数在基层工作。陈丽群的晋升之路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他们有限的领导职位和缺乏自己的力量而奋斗了一辈子。它们甚至超出了米的高度。他们是多么的悲伤和痛苦。

陈力农

照片来源:江西晨报

可为副科长级职务。在更高层次的单位和部门,只工作了几年的大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有些人甚至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然而,他们被“火箭”提拔,年纪轻轻就去副科长岗位上做临时锻炼,这让人无意识地反思。我们的干部任用有没有盲点,让那些老老实实工作的基层干部继续埋没基层,他们的仕途常常受挫,进步很难

目前,基层工作极其繁重,人才匮乏,社会关系固化,人员流动性差,干部升迁途径狭窄,收入入不敷出,以及各种检查、监督、考核和问责...

最好用“千条线在上面,一根针在下面”这句话来形容基层工作。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站应与上述分支机构相对应。一名工作人员必须担任几个职位,并克服许多困难,如工作条件困难、工作人员不足、更多的检查和问责、繁重的工作量等。更重要的是,上级机关随时会下达新的、紧急的、意想不到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防火、防汛、信访维稳、扶贫等工作。,使得基层干部加班是正常的,有的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家人。仅到2018年底,全国就有662名基层扶贫干部在扶贫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陈丽群被抽调到镇指挥部综合协调小组,承担信息调查、指令下达、数据收集、防疫物资采购和发放等工作。为了在该镇购买防疫材料,陈丽群购买了50 000多个口罩、10 000个温度计、250公斤消毒剂、230瓶酒精和80 000多份宣传材料,并按要求分发给该镇的所有村庄团体。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如此繁重的工作量足以压垮一个50岁以上的中年人。

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干部到基层培训成长的政策,但一些大学毕业生和年轻干部却很少愿意到基层培训,因为他们害怕艰苦和疲劳。有些人去基层纯粹是为了“镀金”,工作是虚幻的,他们将在几年内得到提升和离开。有些人在接触基层工作后感到“不服从于土地”和无聊,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转移他们,不愿久留。有些人认为基层的琐碎工作毫无意义,是浪费青春。他们怀着一种激情愤怒地辞职,并找到了另一条出路。

这群人中的其他人都是“龙和蛇的混合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些人依靠家庭权力“混日子”,利用他们的权力和个人关系从事“副业”活动。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完全漠不关心,但他们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过着舒适和滋润的生活。有些人年轻时在基层工作。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早已被时间和现实所侵蚀。最终,他们失去了他们最初追求的目标。他们只是放弃了自己。他们对工作漫不经心,能够应付自如。那些做不到的人会躲起来。例如,他们“不能帮助墙上的泥”,只能等待他们提前退休。也有一些人家庭条件差,没有亲戚可以依靠,诚实守信,不善于获取利润。他们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公众利益或为了谋生而在基层扎根几十年。他们沉默而专注,毫无怨言。陈丽群就是这样一个愿意被时间埋葬的干部。

冯军旗在《忠县干部》中透露,在县乡等基层单位,有些地方“政治家庭”已经纠缠了几十年。

在人民中仍然有一句谚语:“一整年的努力工作不值得领导说一句好话。”许多基层干部由于复杂的关系,看不到东西,摸不着头脑。努力工作的基层干部没有领导的“推荐”,没有上级的“问候”,也没有家庭力量的“保护”。光是努力工作就很难在基层找到,更不用说展示自我能力了。因此,他们的名字一般不列入干部选拔名单。

的正确就业方向是对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一个人可以激励一个大的领域。因此,陈丽群的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应该尽快破解和改变,让想工作的人有一个施展的舞台,让有能力的人不能依靠后台,让每一个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都有一条公平公正的升迁之路。那些在政府中懒惰和无所事事的人,那些不承担责任和自私的人没有出路,这样草根阶层就有机会发光。

今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新《条例》提出,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要以关注基层为导向,基层工作经验应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这给了基层干部一剂强心针。

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基层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智慧的摇篮。它也是人民聚集的“主战场”,人民的心被导向。只有基层精神清楚,规则透明,才能广泛传播世界人才,才能激发更强的士气,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创造伟大的成就。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