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默哀:请在这个清明节和孩子一起谈谈生命的教育

不知不觉,已是清明节。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似乎十分漫长。

2020一开年就让我们始料未及,这几个月,我们经历过太多的悲伤和恐惧,“死亡”成了这段时间被频繁提到的热词。

新冠病毒夺去很多人的生命,让很多家庭痛失父母、爱人、子女。更有一些医务工作者和抗疫工作人员,为此而殉职牺牲。那许许多多的面容和身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初春。

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在今天10点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哀悼那些在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牺牲的同胞。

我们为逝者点燃烛光,俯身鞠躬,遥寄一份哀悼和思念。在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逆行者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是一段段有着欢笑泪水的故事,他们的悲痛,他们的哀伤,他们的抗争,他们的不屈,都值得铭记。

一起教育

请在清明假期和孩子一起谈谈生命教育。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回避和孩子谈论,因为觉得这个话题过于沉重,不希望孩子沉浸在伤感的氛围中。更担心死亡会让孩子恐惧和害怕。

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无法回避的,死亡的话题在生活中常常被提及:家里养的一条金鱼死了,或者是捉的小蝌蚪死了……

作为父母,这是一个不该对孩子缺席的话题。

有学者指出,儿童自幼年开始便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他们容易通过媒介或神鬼故事,被夸大、不实、扭曲、神秘的报道所影响,使儿童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进而产生恐惧、害怕等负面而复杂的情绪。

临近清明节,很多无法亲临老家扫墓的人,为了祭奠自己的亲人,都会在路边烧纸,记得女儿也问过我:“为什么要这样?”

我说:“那是他们的亲人死了、去世了,他们在用特殊的方式怀念他们。”

女儿显得有些害怕:“妈妈,人都会死吗?那你也会死吗?”

我笃定地告诉女儿:“宝贝,每个人有一天都会死。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不会影响我们每天开心的生活。妈妈会一直爱你,陪着你,照顾到你长大。”

听了我的话,女儿点了点头,明显安心了许多,心里的焦虑也舒缓了许多。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父母,很少接受过正规的死亡教育,也就不知道如何向自己的孩子传递正确的生命和死亡的知识和价值观。

不过,看了下面这些案例,也许我们能对死亡教育有更多的思考:

  • 一名9岁的女孩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起因竟是和妈妈闹脾气。
  • 12岁女孩在开学第一天早晨趁父母熟睡跳楼自杀,女孩的遗书表达了对父母的不解和自己读书好累。
  • 14岁的中学生只因早上睡懒觉被父亲批评了几句,一怒之下而跳楼自杀。
  • 一名初二男生因为抽烟挨老师批评,从教学楼5楼一跃而下。
  • 一位重点中学保送生,一直是三好学生,因老师一句批评,先割腕后跳楼。

是啊,不要总觉得这些都是别人家的事,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是时候该引起所有父母的关注了。

一起教育

每一个阶段的孩子,因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谈及“死亡”的时候,家长需要区别“对待”。

  • 1、婴幼儿(0-4岁),对“死亡”没有概念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

比如,当孩子弄坏了玩具,失去了原本的功能,告诉孩子“玩具死亡”了。

儿子3岁的时候,特别喜欢摔打玩具,很多塑料的玩具,经不起摔打,就变得残缺了。

于是,我告诉他,你这样弄,玩具就会“死”的,因为怕玩具会“死”,儿子渐渐就开始珍惜玩具。也明白了,“死”是意味着,这个东西不再“有”了。

  • 2、 儿童期(4-7岁),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对人生的很多问题都会表示出兴趣,处在探索的阶段。

父母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就是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件危险的事,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比如,告诉孩子,过马路注意安全,要看红绿灯;有一些危险的地方不能去,因为会受伤,严重可能会致死。

“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词汇,并不太懂“死”的含义,能理解的往往只与他经历的具体过程相关。

比如,在医院接触到过这种事情,可能就会觉得医院就是“死”的归宿了,看见骨灰盒,就会认为“骨灰盒”就是“死”的意思。

  • 3、少年期(7-12岁),已经具备一些独立性

这个阶段的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会有悲伤的情绪。

家长不要主动提及死亡的问题,因为孩子成熟度有差异,如果在孩子身心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和孩子主动提及死亡,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害怕。

但是,当孩子问及的时候,一定要直截了当去正面去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要用“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之类的话语,来跟孩子解释死亡。

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认识我们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和死亡的,平静地告诉他们,孩子就不会害怕死亡。

电影《环游寻梦记》,说的就是一个孩子,因为拿了一把吉他,误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都是死去的人,在那里,他们每天过着生前的日子。这部电影很好向孩子诠释了,死亡并不可怕,只是另外一种存在。

一起教育

《寻梦环游记》剧照

  • 4、 青少年(12岁-18岁),生命有限而可贵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宝贵,“死亡”教育让孩子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生命的价值。

只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我是否知道一款“蓝鲸”的游戏。我以为这只是一款很普通的游戏,当我去网上搜索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游戏有多么可怕。

这款来自英国的网络游戏,鼓励青少年在50天内完成一系列由幕后主人给你分配的挑战,在挑战的最后一天,主人会命令参与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父母需要用爱注入孩子的心灵,引领孩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环境的紧密关系,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一起教育

当孩子问及“死亡”,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告知孩子一些死亡的信息呢?

1、通过绘本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当他们问及死亡,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死亡教育的绘本。

这样的绘本中,有的只是温暖的画风,温馨的故事,没有强烈的冲击力,可以让年幼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死亡。

丫头五岁那一年,我的外公去世,那是她第一次感受死亡。晚上,她特别害怕地抱着我说,不想让我死。而且,每天几乎都会重复这句话,“死亡”已经成为一个她特别惧怕的词。

后来,我通过绘本《会“飞”的鸵鸟》告诉她,每一个人都会死亡,但是,他们最后都会在某一个地方相见,即使鸵鸟死了,它依旧“飞”在天上,看着自己的孩子,祝福他们,为它们的幸福感到快乐。

2、 通过扫墓或葬礼

一般在进入小学以后,很多学校都会在清明节组织孩子给革命先烈扫墓,引导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积极调整生活态度,合理规划人生,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厚度,扩大宽度。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上升,除了心理承受力差之外,还因为死亡教育不充分,轻视生命。

青少年犯罪分析学家李玫瑾教授曾分析过一个案例:

有位母亲,她的儿子12岁了,沉迷于游戏。她用了很多方法,想让儿子从游戏中解脱出来。在一次跟儿子谈话过后,儿子叫嚣着“如果不让我玩游戏,我就去死”,结果真的从楼上跳下身亡。

这位妈妈悲痛万分,不知道自己的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求助于李玫瑾教授。李教授听后叹了口气对她说:

你教育上最大的失败也许是根本没有真正让他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死。孩子虽然喜欢用死来吓唬妈妈,但他根本意识不到死的严重性,所以才一气之下做了傻事。”

所以,死亡教育不仅仅是某些特定节日才需要做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生命的唯一和可贵,应该成为教育中最日常的一环。

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参加葬礼,让孩子看到并体会到死亡给亲人带来的痛苦,从而明白: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也与亲人和朋友息息相关的。

清明节是跟孩子谈及“死亡”的最佳时间。家长可以选择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和理解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并学会珍惜自己和世界上其他的各种生命。

让孩子懂得“死亡”,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生活,更好地去珍惜身边的人,让生命更加光彩和温暖。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