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学兴起之前的朝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就很高吗?

文/坛主

从各类影视剧中读者朋友们肯定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普遍低下有很深的印象,其实,儒家,尤其是理学兴起后,所谓三从四德的观念才渐渐根深蒂固。在远没有儒家学说的遥远商代,女性的地位怎样呢?

01 王后·母亲·女将

说到商王朝的女性地位,最有名的的人物非妇好莫属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各类文物1928件。妇好因此被世人所熟知。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纪念殷墟发掘四十周年的大型展览,展览名字即是《王后·母亲·女将》以这三个名词概括了妇好的地位。

中国儒学网

图/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妇好的第一重身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即是一种颇为尊贵的王族女性亲属称谓,在后来的周祭(一种对于商王亲属的祭祀礼仪)中被称为“妣辛”,甲骨卜辞中有很多专门为她占卜的内容。

妇好的第二重身份,是一位母亲,甲骨卜辞中曾经多次提到关于妇好怀孕及生产的细节。比如一条卜辞中提到“甲申卜,殻贞:妇好娩嘉?”,也就是贞问妇好的生产是否顺利。

妇好的第三重身份,是女将,她可能是中国历史上除去文学创作外屈指可数的有明确记载的女性武将了,甲骨文中也常有贞问她出征是否顺利的记录,比如一条卜辞提到“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伐乎【羌】。”意思是武丁卜辞问命令妇好征召13000军旅征伐羌方会顺利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甲骨文中记录的武丁时期征召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一次军事行动。可见,作为女将军,妇好深受商王器重,并且应该能征善战。

这三种身份的集合,在儒家思想兴起后,几乎绝迹,可以说,商朝女性的地位,应该不像后世儒家思想兴起后的女性一般,生活在严苛的桎梏之中。

中国儒学网

图/殷墟妇好墓

02 商代贵族女性的地位

由于商代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大部分是甲骨文资料,而甲骨文基本都是商王及部分贵族的贞问记录,几乎看不到普通民众的身影,所以我们也只能从其中看到一些关于商代贵族女性地位的记录。

商代的贵族女性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甲骨卜辞中曾记载了对于商代的贵族女性妇井亲自前往土地进行耕种是否吉利与她的土地是否会获得丰收(“贞妇井田获”、“贞妇井往黍”)。

商代的贵族女性往往会充当祭司,商人尚鬼好占卜,遇事多喜欢占卜以问吉凶,祭司的地位十分重要。甲骨文中即有多例明确提到由“妇某”参加祭祀活动的例子。

商代贵族女性还可以担任一些职官,甚至可以带兵打仗,妇好即是典型的例子。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商代祭祀先公先王的周祭制度,不只祭祀男性,还要祭祀他们的女性祖先,也就是妣。而且,青铜器多有为商代贵族女性专门所做,比如流传后世的国之重器后母戊鼎,即是为商王的母亲戊所做的。

03 男尊女卑

虽然由上文论述可知商代的贵族女性地位较高,但自从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男性掌握继承家族遗产的权力,女性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男性相抗衡。甲骨文中有一条关于妇好生产的卜辞十分典型,“甲申卜,殻,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唯丁娩,嘉。其唯庚娩,弘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

中国儒学网

图/关于妇好生育的甲骨文

意思是说,甲申这一天贞问妇好要生孩子是否吉利吗,商王武丁看了卜兆之后说:丁日这一天生吉利呢,还是在庚日这一天生吉利。结果是在三十一天之后的甲寅日分娩,不吉利,生了个女孩。生了女孩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从中也可以看到商代的确还是一种男尊女卑的体制中。


参考资料

《殷商史》

商代史

《甲骨文合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