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万年前的南极长满了温带雨林

9000万年前的南极长满了温带雨林

南极鑫

一项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在大约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南极曾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温带雨林,鸟语花香,恐龙奔走。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90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的地球与今天截然不同,当时恐龙还在地球上漫游,海平面比今天高出170米(558英尺),热带地区的海平面温度在35摄氏度左右,那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南极鑫

南极鑫

古生物学家认为在这种炎热的气候之下,南极洲不但没有绵延千里的白色冰川,而且还生长着大片的雨林,类似于今天新西兰的温带雨林生态系统。就在不久前,这些猜测真的就被来自南极冰面以下的证据证实了。

2017年,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西南极的派恩岛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附近海底采集的沉积物岩芯中发现了茂密植被的痕迹。沉积物的岩芯是由破冰船RV Polarstern采集,使用了先进的海底钻机,岩芯来自海平面以下27米,整个岩芯的长度大约有3米长。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一看到岩芯中的沉积物就辨认出不同寻常之处,因为在大约9300万至8300万年前的时间段内出现了不同的颜色,棕褐色的土壤主要由细颗粒的粉砂和黏土构成,其中包含了肉眼看不到的关键信息。位于德国不莱梅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赫尔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地质学家约翰·克拉格斯(Johann Klages)表示:“这一层明显不动于上面的岩心。”

南极鑫

在实验室中,研究小组使用CT扫描了岩芯之后,将得到的数字图像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发现整个土壤层之中充满了密集的根系网络,其中还包含有古代花粉、孢子和开花植物的残留物等等,残留物中包括了至少65种植物,但是很可惜的是没有找到任何的动物遗骸。

南极鑫

通过分析岩芯中的花粉和孢子,英格兰诺桑比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乌尔里希·萨尔兹曼(Ulrich Salzmann)重建了9000万年前南极洲的气候和植被状况。萨尔兹曼表示:“大量的植被残留表明,当时南极的海岸是一片茂盛的温带沼泽雨林,类似于今天新西兰生长的森林。”

南极鑫

南极鑫

南极鑫

岩芯中的沉积物显示,在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西南极的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约为12摄氏度,与今天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相似。当夏天到来的时候,平均气温上升至20至25摄氏度,而河流和沼泽中的水温为20摄氏度。除了温暖,白垩纪西南极的降雨量与今天英格兰威尔士相当。

考虑到即便是在白垩纪时期,南极洲依然有四个月处于不见天地的极夜之中,因为能够达到如此的温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竟这里在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内是没有灿烂的阳关的照射。

南极鑫

图注:极夜之中生活在南极圈内的恐龙(雷利诺龙),作者:儒略·斯托尼

南极鑫

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气候建模分析员杰里特·洛曼(Gerrit Lohmann)说:“在我们这项研究之前,我们总是假设白垩纪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000ppm(百万分之一),但是基于我们实验模型,当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120至1680ppm,这也是为什么南极洲能够如此温暖的原因。”(今天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00ppm)

研究表明,像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是能够导致温度的急剧上升的,以至于在白垩纪的西南极曾经生长着茂盛的温带雨林。今天看着冰封南极,谁又能想象在白垩纪时期这里曾经覆盖着连绵的雨林呢?

南极鑫

此项研究于4月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