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可集体利益肥了个人?让球压根就不该存在

张燮林

让球,在中国乒乓球已经是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甚至是国乒的一大传统,乃至可以说是不成文的规矩。运动员让球,其实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也有失公允。

谈到让球,肯定要谈何智丽,何智丽既是让球者,也是被让球者。根据汉城奥运会的冠军陈静的说法,当年自己让球给了何智丽,当时在新德里世乒赛,他和何智丽八进四之战,第一句是真刀真枪地干,陈静赢了,可很快教练就叫她让给何智丽。

张燮林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如果赢了何智丽,下一个对手是削球手管建华。可后来队里又安排何智丽在半决赛中让球给管建华张燮林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张燮林是为汉城奥运会选人。最后何智丽是拿了世乒赛的冠军,但何智丽却没有获得参加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资格。

张燮林

按照教练组的说法,何智丽对欧洲选手没优势,对韩国人也有输的纪录,所以被pass掉,可世界冠军按正常情况应该入选,这就是人才选拔不敢硬性了。

在汉城奥运会,陈静、李慧芬焦志敏包揽金银铜牌,教练组的做法肯定正确,张燮林的用人肯定也正确,因为三面红旗一起升起,对于国乒这个集体来说,肯定是无上的荣誉,可对于个人来说,那就未必了。

张燮林

张燮林当时任国乒女教练,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了。88年汉城奥运会女乒单打他搞让球风波,让焦志敏在半决赛故意输给陈静,结果陈静获女单金牌,焦志敏只获铜牌。后来奥运之后,焦志敏马上宣布退役了。

张燮林

安排运动员让球,一些运动员无论是让球还是被让球,这都违背体育精神。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可集体利益却是肥了某些人。张燮林之所以这么做,敢说不是为了自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练安排球员让球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教练权力大,可以决定谁是冠军。另一方面则是选拔上不够硬性,不敢透明。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