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为何称为“中国的普鲁士”?若道中华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普鲁士是欧洲的历史地名,通常指十六世纪的普鲁士公国和十八、十九世纪的普鲁士王国,具体地域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十九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强势出征,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统一了德国全境,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因此,普鲁士也成为了“德国精神”的代名词。

亡果

“中国的普鲁士”一语,出自民国才子杨度的《湖南少年歌》,他在歌中说:“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无论是斯巴达还是普鲁士,都是强者的代称,都是为国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精神,都是不成功、则成仁的牺牲精神,都是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

那么,作为著名学者的杨度,为什么如此崇拜斯巴达和普鲁士?那是因为当时的清朝政治腐败,中国人士气低迷,外国列强环伺中国、觊觎中国、包围中国、侵略中国,中国在世界上屡屡遭打,国家没面子,国人无尊严,中国要强大,成为了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和四万万同胞最共同的心声。

自近代以来,中国就在列强的压迫下过着屈辱的日子,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败绩之下,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中国倍受欺凌的过程当中,许多湖南人坚定的站了出来,站在学术的前沿、革新的前沿、战争的前沿,他们为中国的富强殚精竭虑,为中国的主权大声疾呼。

亡果

湖南安化人陶澍,曾任安徽、江苏等地巡抚,官至两江总督。一生主张“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大力提倡经世济时,发出了湖南人济国安邦的先声;

湖南邵阳人魏源,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带动了展望世界、学习西方的新潮流,将中国人的思想从传统引向近代,是中国如何发展壮大的有力探索;

在爆发内乱的过程中,湖南湘乡人曾国藩挺身而出,组建湘军,力挽狂澜于既倒,确保了晚清摇摇欲坠的政局,使湘军成为了影响当时、波及后世的一种湖南人群像;湖南湘阴人左宗棠后起,兴办洋务,镇压捻军,收复新疆,与曾国藩一起并列为名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湖南曾国藩、左宗棠二人,独分半壁江山。

清末民初,在中国变革、变法、革命最前列的,更有湖南人冲锋在前的身影。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人,以热血挥洒开辟变法道路;黄兴、宋教仁、蔡锷在革命和反帝的道路上冲锋陷阵;黄浦军样一至七期毕业生中,湖南人达2500多人,是当时中国各省之最;新中国开国将帅,湖南达到204人,其中,十大元帅湖南3人、大将6人、上将19人、中将45人、少将131人。

亡果

因此,历史上才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赞誉;

因此,历史上才有“无湘不成军”之说;

因此,杨度才说:“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