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嫌杜甫诗俗,说韩愈不俗,却被好友一句话打脸

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不过他生前诗名不显,得不到重视,虽有不少人欣赏他的才华,然而却无法跻身一流诗人之列,更别说如今泰山北斗般的地位了。对于杜甫的诗歌研究,是在晚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为时事而作的风格理念,而杜甫便是这么一位真正为民生百姓写诗的诗人。

俗

至于宋朝,研究杜甫的更多了,并且形成了一个遥尊杜甫为祖师爷的江西诗派,影响深远。当然,宋朝浓厚的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一批文坛大V,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都是文坛名宿,他们虽尊崇前人,但有时批判起来也毫不客气。

比如王安石就觉得李白写诗,以女人和酒作为题材的诗作太多,他认为杜甫才是诗坛一哥。而欧阳修,却不太喜欢杜甫,《中山诗话》便记载了欧阳修的喜好:“欧公亦不甚喜杜诗,谓韩吏部绝伦”。

俗

欧阳修不喜欢杜甫之诗,喜欢韩愈之诗。这种品味,令当时的人很费解,因为诗歌一道,韩愈最尊崇李白杜甫,《瓯北诗话》言“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是不喜欢一个人,却可以有很多理由,欧阳修并未说出全部理由,但说过其中一种理由,那就是“俗”。

他说杜甫之诗很俗。在《邵氏闻见后录》中,便记载了一件欧阳修说杜甫诗俗的事。

俗

欧阳修和好友刘敞总是谈谁的诗好,自己喜欢谁谁谁,就像现在的人争论谁的偶像才是最厉害的一样,欧阳修不喜杜甫,刘敞却不以为然。有一天,他们又说起这事,欧阳修便说“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有俗气,韩愈绝不会这样写诗。

俗

这句诗出自于杜甫的《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尊师”是对道士的一种尊称。因为这句话太过直白,就像我们平时聊天所说的口语一般,故而欧阳修说俗。他的好友刘敞也是宋朝时期的大学者,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从小便聪明好学、博闻强识,听到欧阳修的话,他立马回答:

亦退之“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之句之类耳

这句诗是韩愈《送文畅师北游》的前两句,和杜甫那句诗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刘敞就说,韩愈不也有这类的句子嘛!欧阳修前一刻还信誓旦旦的说韩愈绝不会这样写,没想到好友立马便念出了一句,惨遭打脸,不够两人关系密切,互相拆台是常有的事,所以欧阳修也并未恼羞成怒,仅是尴尬一笑。

俗

再来看杜甫这句诗,单独看,或许是有点直白,但看一首诗的好坏,不能孤立地看,需要整体品读,才能感受其中的章法、结构。而且杜甫这首诗是古风长篇,更注重整体的气脉,单独的句子有些直白,甚至浅俗,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例如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当初贺知章就是看完这首诗,才惊叹他为谪仙人,此诗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当时口语感叹词,便如我们现在看到高峰,惊讶地发出“哎呀我去,高得可怕”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整体看杜甫的这首《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并非俗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