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带娃才两天,妈妈的刀已经安奈不住,其实爸爸更有利于成长

从古自今,母亲带孩子比较多,在很多的中国不少家庭中,母亲对孩子来说更像一个巨人,她们细腻而柔软,做事认真细心,对孩子无微不至,穿衣吃饭事事入手,母亲总担心着孩子哪里磕碰了、摔跤了,母亲以温柔的性格影响着孩子,这样的性格将孩子培养成明辨是非的人。

而父亲更像是影子扮演着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们好像什么都不管,缺席孩子的成长,大多数人觉得父亲带孩子是不靠谱的行为,毕竟父亲不够细心,照顾孩子起来没有母亲细致,就像在游乐场里陪孩子玩闹或是医院陪孩子看病的,比较多的也是母亲。

奈不怂

林女士是全职妈妈,平常把大把的时间放在照顾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还很小,所以孩子放不开手,林女士放不下孩子。最近因为恰逢宝爸休息,林女士早起出门买菜,在这个买菜期间也就只能委托老公,让爸爸照顾孩子,林女士一开始点点担心,但是老公是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交给我吧!”林女士也就放心的出门去了。

奈不怂

结果在买完菜之后回到家中,看到此时的场景,林女士是怒火中烧。原来,孩子在家里面哭得震天响,显然是受到不小惊吓,这是因为孩子的四周,围着四只恐龙玩具。孩子坐在被恐龙围住的圈里,哭闹不停,而爸爸却在一旁发出阵阵欢笑声。这让林女士一肚子的火气,这是带孩子吗?这摆明了就是在欺负孩子啊!

奈不怂

气不打一处来的林女士一拳打在了老公的肚子上,作为对老公的惩罚。但是,随后孩子的表现让林女士有点反应不过来,从那次哭闹之后孩子似乎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不再怕事了,变得胆大许多。林女士内心嘀咕,难道男人带孩子对孩子有好处嘛?

奈不怂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争论:

网友1: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他们,其实爸爸带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处,况且爸爸带孩子我觉得也挺正常的啊!

网友2:男人带孩子不太靠谱,所以我从来都不让我老公带,我怕孩子受伤。

现在很多家庭,一般都是三口之家,只生一个孩子,做爸爸的也应该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教育中,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奈不怂

1、父亲带孩子更能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在玩耍体会成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父亲带孩子,就是带着孩子玩,而不是替孩子包办一切,鼓励孩子能够有能力独立处理问题,有利于孩子发展,增强了孩子抵抗力,不会被细菌侵袭,溺爱的成分也比较少。

父亲和孩子一起玩,采用粗犷的教育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将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孩子在长大之后,无论再遇到多么麻烦的事情,都能够解决。父亲带大的孩子除了更愿承担责任、更有主见性,心态也更宽容,更明事理,这是妈妈带的孩子所没有的。

奈不怂

2、父亲带孩子更能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父亲带孩子一般都很心大,他们采取的是“放养模式” ,告诉孩子“去做吧,老爸是你后盾,你值得尝试全世界”,不像妈妈会因为安全问题“碎碎念” ,有了这样的心里的暗示,孩子更容易得到肯定,更有坚强的个性。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既要从母亲那里获得爱和安全感,也需要从父亲那里获得肯定的。父亲塑造孩子对人生的看法,影响到人格的形成。

因为父亲平常不太擅于表达,会更加的希望得到父亲的肯定。有时孩子摔倒,母亲会赶紧跑过来把孩子扶起来,拍一拍,揉一揉,生怕孩子哭了。而父亲一般是说,没事的,站起来再来,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从而使孩子充满了自信。

奈不怂

3、父亲带孩子更能培养孩子的心智发展得更好

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性别认同很大的有影响。因为孩子通过父亲认识男人样子,从父亲身上学习什么才是男人,帮助他在未来维持家庭关系。BBC有篇报道中有项调查显示,父亲看待问题更母亲不同,比如:读绘本,妈妈会说:“你看树上有几个桃子?”而爸爸则会说:“这桃子看起来真好吃,下次带你去果园摘吧!”

奈不怂

父亲不会就事论事,让孩子拥有冷静处理事情的态度。父亲也像个好奇宝宝,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同样的会激发孩子对探索的能力,去寻找新方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