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课堂七 | 党组织处理舆情危机要做到“六不”

投资舆情的微博

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讲求黄金4小时原则,事件发生4小时内可能被大量转发,24小时内就能成为舆论焦点。如果此时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争夺舆情引导先机,正确有效引导舆情,那各种谣言就会在公众质疑声中不断被放大传播,导致事态扩大,把舆情危机推向高潮。对于任何一场舆情处置而言,无疑是一场全方位的应急“大考”,因此,在应对突发舆情时,要把握六个原则:

一是不失语。当突发舆情发生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指定发言人,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与群众展开平等对话互动。以前有的企业在处理舆情时,简单把负面信息“一删了之”,这是不足取得,这就好比“掩耳盗铃”,虽然你把信息删了,但是舆论焦点并没有消失,反而更令人猜疑,适得其反。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公开慢不得,拖不得,躲不得。拖延和掩盖,错过的是时机,损坏的是公信,丢掉的是人心。让群众知情,天塌不下来。

二是不排斥。热点事件往往引起媒体记者蜂拥而至,作为事件处置当事人,树立服务媒体的意识十分重要。记者们没着没落,无人过问,报道自然五花八门、危机四伏;相反,信息服务及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所以,如果是可能影响比较大的舆情,要注意第一时间设立记者接待处和信息中心,汇总事件相关信息,快速发布和提供给媒体;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各类媒体,尽可能为记者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如交通、通信、上网和其他办公室用品以及食宿等;三是多集中召开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会或搞一些小范围甚至单独座谈会,多提供条件让记者了解采用的积极措施和面对的实际困难,让媒体形成相对统一的导向。四是在舆论监测和研判的基础上,有意图性地引导一些媒体针对一些不良言论进行报道。

三是不妄语。很多突发事件都比较复杂,一时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那就仅仅就已明晰的事实进行澄清,千万不要试图一次把来龙去脉全部说清楚,更不要匆匆忙忙定性,尤其不能出现“口误”“答非所问”等低级错误。2月9日的发布会上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属于SARS冠状病毒”的口误,虽然专家迅速通过媒体纠正,但仍然引发不少争议,有媒体紧急采访钟南山院士,再次澄清新冠病毒和SARS是“两回事儿”,一些网民也感慨“虚惊一场”。发布会上的失误虽然可以在后期通过其他信息发布方式来修正,但其造成的舆论反噬不仅会冲淡发布会核心信息的影响力,也会消解公众的信任感。

四是不间断。舆论引导不要指望一次就一劳永逸,需要跟踪关注、适时跟进,持续发布,直至舆情彻底解除。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已经形成常态化的新闻发布模式,通报工作情况、回应社会关切。每天央视新闻、包括新闻1+1也进行持续报道,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五是不生硬。在危机处置过程中,企业态度要温和,即便是因部分员工不满把企业当做对立面,企业也不能盛气凌人,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或批判方式,强制人们的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而要耐心细致、反复解释,循序渐进引导。

六是不含糊。企业在处置危机时,应该明白舆情所表达的利益诉求到底是什么,企业能否解决,能解决就迅速解决不拖延,不能解决就明确告知。有的企业在处理舆情时明明不能解决,但是态度暧昧,总是跟群众说,我们要研究、要商量,给群众以较高的心理预期,结果后来没法儿解决,就把群众激怒了,使事态进一步复杂化。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违背政策法律进行姑息迁就,这样,一味以利益交换暂时安抚群众,会形成上访——安抚——再上访——再安抚的负向循环,形成基层治理中的“海蛇效应”,使类似情况得到激发,难以收拾。

同时要注意,权威发布,统一口径,不能出现谁想怎么说怎么说的现象。必要时,党组织书记、企业一把手要亲临第一线做好对话、沟通、疏导,并动员党员干部做好正面信息的传播,运用好真实信息,使舆情得到有效控制。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