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书单丨好久不见!故宫博物院自5月1日起有序开放

记者丨何安安

4月29日,故宫发布公告称自5月1日起有序开放。公告显示,根据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故宫博物院实际情况,目前开放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外西路、寿康宫、慈宁花园区域的室外展区及东西六宫部分院落。珍宝馆、钟表馆等室内展厅和室内服务场所暂不开放。午门城楼、东华门城楼、神武门城楼及相连城墙暂不开放。开放的原状陈列殿宇采取殿外护栏隔离的参观方式。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博物院自5月1日起有序开放。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好久不见,对于一别数月的故宫,大家都分外想念。

今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为了庆祝这个特别的“故宫之年”,许多与故宫相关的展览、纪念品和图书等都相继推出。按照原本的计划,故宫博物院今年将在九月、十月间推出大批重磅展览。从一个戒备森严的皇家禁苑变成了面向公众开放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故宫拥有着六百年的沧桑岁月,六百年的红墙碧瓦,六百年的宫廷故事。

为此,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和故宫有关的书单,希望阅读这些图书,可以让我们对故宫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让小朋友从这座宏伟博大的建筑之中寻找到属于孩子的快乐,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走进故宫: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如果故宫会说话》

故宫博物院微博

《如果故宫会说话》,杨原著,九色鹿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版。

北京的紫禁城是清代的皇宫,内中的每一处都有着帝后生活的遗迹。随着近些年清宫戏的热播,人们对清代宫廷生活也越来越关注,如后妃的生活,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个性,皇帝每天的饮食……诸多话题早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谈资。

这部书希望以故宫的实地为线索,将与之相关的清代宫廷历史向读者进行介绍,例如故宫御花园是清代宫廷秀女选看时最常用的场所,通过历史档案和官书记载,向读者介绍清代皇帝在这里选秀的制度和故事,让读者能够对北京故宫的各处景物有一个更为深度的体悟。这部书以20至30个宫廷生活的侧面,从故宫谈起,一处景物带入一段历史的话题,以历史的角度来了解故宫,以故宫实地为线索阅读历史。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

故宫博物院微博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1925-2015)》,[英]马可·奥尼尔著,张琨译,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20年4月版。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举行了开幕仪式,紫禁城中的皇家藏品和艺术珍宝首次对公众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其后,奇迹一般地,故宫文物安然度过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所受损失微乎其微。“九一八事变”后,政府“认为日本人得到了东北,野心绝不满足,将来在平津,难免一战。故宫文物,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毁掉一件,就少了一件,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便永无补救之方了”。为此,国民政府决定转移部分珍贵文物。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政治和艺术珍宝的书,讲述的正是20世纪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转移避险的这段伟大而充满戏剧性的非凡经历,以及何以在海峡两岸创建两座故宫博物院的传奇故事。作者根据两岸当事人的一手资料、对其后人和两座博物院院长的专访,完成了这次完整的陈述,文笔细腻,扣人心弦。

《故宫五十年》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五十年》,那良智著,博集天卷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0年4月版。

以1925年由紫禁城更名为故宫博物院为开端,故宫开始了其近50年的动荡岁月,先后发生了文物清点造册、国宝疏散后方、文物出国展览、文物精品运台等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尤其是抗战期间,百万件国宝在战火中南渡北归、西迁东还,颠沛与流离中,故宫文物及其文化传统不但没有断绝,反而获得接续和新生,堪称一个历史奇迹。

《我是故宫“看门人”》

故宫博物院微博

《我是故宫“看门人”》,单霁翔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年4月版。

作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常说,“我只是故宫的‘看门人’”。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网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担任院长期间,让故宫文化走近人们的生活,让故宫博物院成为“活起来”的博物馆故事。作者用丰富的人生积淀、独特的叙事视角、流畅的语言和珍贵的图片,解读了故宫博物院的社会形象转变,同时也向公众传递了作者的文物观、文化观。

《故宫的古物之美3》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的古物之美3》,祝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3月版。

《故宫的古物之美3》是祝勇继《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宫美文”。它不是一部艺术史的学术著作,而是一场精神上的寻根之旅。它或许会让我们知道这些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不免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

“云游”故宫:

融历史档案与现实生活为一体

《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宋英杰、王琎著,故宫出版社2019年12月。

谷雨已过,意味着立夏这一节气即将到来,也就是说,我们很快就会辞别春季,迎来夏日。《故宫知时节》这本书的缘起,是故宫博物院藏但从未示人的《月令图》册——传为南宋夏琏,实为明人绘制。这部月令图,是现存最早的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图解(古时通称:月令七十二候)。

该书以《月令图》为脉络,以宋英杰的文字为基础,再配以王琎的宫中摄影图片,从全新的故宫视角解读节气,解读我们的传统文化。书中有对每个节气的解读,基于气候大数据(包括现代气候数据,也包括清代钦天监的观测数据)的解读。也有命题作文——从文化和科学的两个维度,逐条解读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包括讲述节气“物语”中的气候逻辑、物候标识中的争议以及科学谬误。

《谜宫·金榜题名》

故宫博物院微博

《谜宫·金榜题名》,王志伟、徐奥林、陈振、李慧婷著,故宫出版社2020年1月版。

自《谜宫》系列互动解谜游戏书的首部作品——《谜宫·如意琳琅图籍》推出以来,这一系列就受到众多故宫粉丝的喜爱。这一系列通过游戏互动体验的方式,将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历史档案、解谜游戏、文艺创作巧妙地融为一体。

在《金榜题名》中,故事的主人公陆明渊是咸丰年间的一名讼师,无意间加入了朝廷的秘密查案机构——察事厅子,参与戊午科场大案的侦破。陆明渊和他的好友同时也是科举状元的翁同龢通力合作,陆续经历了平龄中举案件、罗鸿绎通关节案件、平龄在狱中离奇自杀等案件。查案之事凶险异常,每一个案件看似独立其实都有联系,两人每解决一个案子,就又会出现新的难题和无辜的受害者。经过抽丝剥茧,幕后黑手终于浮出水面。而他/她的身份对陆明渊和翁同龢都构成了巨大的考验,两人又是如何查明真相,还公平于天下的?

“宫里过节系列”之《宫里过端午》

故宫博物院微博

宫里过节系列之《宫里过端午》,《紫禁城》杂志编辑部编,故宫出版社2018年4月版。

五一假期就在眼前,端午节还会远吗?如果想了解明清两代宫廷之中的年节习俗,这套书显然助益良多。“宫里过节系列”共包括五册,分别是《皇帝大婚》,《宫里过大年》,《宫里过中秋》,《皇家过生日》和《宫里过端午》。书中将读者最感兴趣、礼数最为神秘的过年、中秋、端午、大婚、生日、七夕“六大庆典”,以及皇帝的吃、穿、用、度包括其中,方便速览皇室生活点滴。比如在这一本《宫里过端午》中可以看到,端午节不止有吃粽子和赛龙舟,宫廷之内还有穿纱、赐扇、采艾蒲、饮雄黄、佩五毒和看端午的节令大戏《阐道除邪》等一系列的应景物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

故宫博物院微博

《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主编,绿妖撰稿,严明摄影,新经典文化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幅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他们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身上还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离开故宫,和普通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医治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最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他们在故宫修文物,也修了浮躁的人心,修了我们的欲望,还有我们自以为是的价值标准,这也许是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阅读故宫:这些故宫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

《我要去故宫》

故宫博物院微博

《我要去故宫》(套装全20册),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编著,果美侠主编,中信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我要去故宫》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编撰,是专门为孩子系统讲解故宫的文化通识读本,全书按建筑空间区域分20册编撰,每册对应多个主题,建立起建筑风格、历史功用之间的关联性,强调观察细节,以小见大。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别具匠心地采用三种颜色封面,帮助读者区分故宫不同功能区域。

红色为外朝,介绍举行朝会和盛大典礼的场所,包括《探秘午门》、《探秘太和门》、《探秘太和殿》、《探秘中和殿保和殿》等。紫色为内廷,介绍帝后和妃嫔的居住场所,包括《探秘乾清门》、《探秘乾清宫》、《探秘交泰殿坤宁宫》、《探秘御花园》、《探秘东六宫》等。黄色为内廷,介绍太上皇、皇太后的养老之处及故宫专馆,包括《探秘慈宁宫》、《探秘宁寿全宫外朝》、《探秘宁寿全宫内廷》、《探秘乾隆花园》等。

《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五辑)》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五辑)》,常怡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年4月版。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通过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而展开。李小雨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得以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在第五辑中,李小雨不小心打开了古老怪兽书的封印,遇到了“大明星驺虞”。遇到了故宫书店的员工接二连三地“变成树”的奇异事件,还被龙派去和杨永乐解决两个怪兽的争斗……作者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

《故宫里的博物学》

故宫博物院微博

《故宫里的博物学》,小海、夏雪著,[清]余省、[清]张为邦、[清]聂璜绘,故宫出版社丨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版。

清代乾隆时期,由皇家收藏的动物图鉴《兽谱》、《鸟谱》、《海错图》,是中国古代动物物种的一套传世巨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上,实为罕见。《故宫里的博物学》以这套清宫典藏为蓝本,精选其中120种神奇动物,用大幅故宫藏画,讲述让人大开眼界、闻所未闻的动物传奇。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董牧孜

校对丨王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