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开国名将,却因杨家将被民间骂的最惨,被历史抹黑千年!

研究史学的人,通常都把正史作为主要的研究资料,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就不是这样了,野史趣闻、名人轶事甚至是小说演义都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历史。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就叫做评书,很多历史故事也是通过评书这一有效形式,在民间得以流传开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侠五义,再比如那些杨家将、呼家将等系列,这里面为了制造剧情冲突、丰富人物形象,往往会按照评书人的意愿对历史人物进行篡改,把历史上的一些名将说成奸臣,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位北宋开国名将潘美。

杨家将事件

在正史中的潘美,原先是后周皇帝柴荣帐前的一名供奉官,在随着太祖兵变以后,也因为拥戴有功,而成为了北宋的开国大将。他本人与赵匡胤此前有过长时间的交往,两个关系十分亲近,因此也是很受皇帝的信任,经常让他出面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比如对于皇帝的心头大患袁彦,他居然敢于单枪匹马来到敌营,和他进行谈判对话,最后成功的劝降了他。此后更是在宋灭南汉的进程中,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击溃了南汉数万人的部队并且活捉了南汉的皇帝。随后他又与其它将领一起,率领大宋军队征讨南唐,一举平定了盘踞在金陵多年的南唐政权,因为自己的功勋也被宋朝皇帝封为了宣徽北院使。

杨家将事件

那他怎么会无缘无故地被评书丑化、历史抹黑呢?原来这还与杨家将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熟悉杨家将的朋友就知道,这杨业原来是为北汉刘崇效力的,在后周柴荣的时候就曾经多次打败过北汉的军队,但是正当他准备兴兵灭掉北汉的时候,却突然身患重病,而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战争。到了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也是一直不忘北部的边患,因此太宗皇帝也是灭掉了北汉,杨业也随之臣服了大宋。

杨家将事件

在考虑到他久居北汉,对于镇守北部边关的重要作用后,太宗皇帝就把他留在雁门关抵御辽军。在经过数年的准备以后,太宗皇帝决定再次出击辽国。对于这次战争皇帝十分重视,配备了精兵强将,主将就是潘美,副将就是杨业,此外还任命一个叫作王侁的刺史担任监军职务。

杨家将事件

这个王侁自恃是根正苗红的大宋官员,对于北汉降过来的杨业很是不放在眼里,两人之间经常会发生冲突。在一次战争中,根本不懂作战的王侁不顾对方的雄厚实力,而一门心思的求功心切、想要一战成名好光宗耀祖,于是就坚持要以硬对硬,而熟悉辽军作战的杨业当然不能答应。这个王侁见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冷嘲热讽骂这杨业是缩头乌龟,身为降强的杨业最忌讳别人说自己是贪生怕死之徒,一怒之下就决定出兵。

杨家将事件

对于王侁的决定,久经沙场的潘美也是认为不太妥当,有点操之过急,但身为监军的王侁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结果使得杨业在战争中兵败被俘,最后绝食身亡。听到战场失利的消息,大宋皇帝盛怒之下,把王侁进行了流放处理,同时还给潘美作了降职处理。但是后来有人为了宣传杨业的功绩,就把这段历史进行了改编,并把潘美的名字改成了潘仁美,使得他的形象被彻底丑化,潘仁美也成为和秦桧一样的大奸臣,受到人们的唾骂。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