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教师倒在扶贫路上,这曲教育离歌真的太悲壮!

推荐:贵州女教师潘玲玲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但也是一曲教育悲歌,扶贫不应该成为形式主义。文章来源教师帮,仅代表作者观点。

长歌当哭,在贵州省遵义市总工会徐梅不幸殉职后的第3天,贵州又一名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女教师潘玲玲血洒扶贫路。

如花生命,在31岁永远定格。

潘玲玲

潘玲玲,1986年9月15日出生,盘州市人。2017年,在钟山区和六盘水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是六盘水市第十三中学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力量之一。

殉职前,她才从清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返回不久。

2018年1月4日下午2时30分许,潘玲玲在和同事们前往保华镇奢旮村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路上,所乘坐的客车坠落山崖。

目前,1名教师伤势较重已于今日中午转往省医继续治疗,生命体征已平稳,其他4名教师及客车驾驶员经救治病情也已稳定。潘玲玲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年仅31岁。

听闻潘玲玲遇难的噩耗,她生前结对帮扶的贫困户祝少华悲痛万分,和其他几位村民,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殡仪馆,向潘玲玲的灵柩肃立默哀并三鞠躬,表示深切的哀悼。

潘玲玲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也许本来她是要去看望一下结对子的人家,送点衣物,米和油,关心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多么好的人民教育工作者啊!

但是意外来得太急。这一次,年轻的她并不是累倒在三尺讲台上;

或者倒在学生突然的尖刀下;

或者无可救治的病魔手中;

而是牺牲在了去扶贫的路上。

让人百感交集。

作为80后教师,潘玲玲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她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更大的抱负,就倒在了扶贫路上。

贵州女教师潘玲玲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但也是一曲教育悲歌!

一位网友写到:千里迢迢,三个小时的山路,特意包车前往,为的不过是给好手好脚的贫困户打扫院子叠衣服,然后拍照留念,这就是深入群众,形式主义害死人。

近日,网上流传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我的理想》,真不敢相信这是一名小学生写的,他的理想竟然是长大要当一个贫困户。

潘玲玲看完后,内心真是五味杂陈!没有志向的人,用钱是帮不起来的。

扶贫,心在泥泞的路上,一位老师写到这么一段话。

我们三个学校给孩子家庭送去了电视、接收机、粉碎机、回风炉等家用设备,给他安装好。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他茫然的前后转动,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嘴唇蠕动着,说着一些感激的话,却又听不清楚。几个学生拿起扫帚, 给他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

我也有些茫然。没有稳定的收入,这个家庭能支撑到多久呢?我们给他送的这些东西,能在他的生活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他会守在家里,把家里经营好吗?明年,该播种的时候,是不是还得提醒他播种呢?他的困难,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没有安排,没人指点。

他的困难,深层次原因,还是因为不争气的儿子,让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我终于明白,“扶贫先扶志”,这不仅仅是个口号,没有志向的人,用钱是帮不起来的。

不知潘老师包保的那个贫困户,今年能否脱贪?在此户脱贫过程中,潘老师能做多大贡献?这样的精准扶贫还有什么意义?真正的贫困户被扶贫了的有几家?

不要为了扶贫而去扶贫,而是去改变他们的斗志。

因公殉职的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只希望,这样的悲剧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能长时间离开岗位,只有坚守岗位,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而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是政府包村干部的责任。

让教师在上班期间做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对教师的工作定位是否有主次不分之嫌?

我们只希望,在那些基层干部,乡村教师前往精准扶贫的路上,请至少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安全!确保他们吃住有着落!安全有保障!让悲剧不再发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