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口夕阳斜

性格使然,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喜欢到处走一走、看一看,生怕会错过那些美好的际遇。

屈指而算,我已经连续四次寻访乌衣巷了。都说一个地方去过两次就会乏味,但我依然钟情于此,乐于相约。

南京夫子庙站出来直行,步行大约十分钟就到秦淮河风光带景区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演绎着城市的繁华,层层人影下古朴、典雅、厚重的民居展现在我的眼前,亲切又熟悉。秦淮的河水缓缓东流,在乍暖还寒的季节,万物复苏之际,仿佛要洗刷一切,把严冬抛之脑后。

步于乌衣巷口,看着这些青砖小瓦,遥想着悠远的历史,耳畔仿佛响起当年杜樊川夜泊秦淮时商女的后庭花曲,抑或王谢族人泼墨挥毫的风流遗韵。那一幕幕吟风弄月、声远十里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

在乌衣巷进口处,我看到毛泽东录写的刘禹锡《乌衣巷》诗手迹,字体洒脱,气度不凡。公元八百二十六年,唐朝诗人刘禹锡赴任洛阳,途径南京时,留诗《金陵五题》,这便是其中一首。如今一千多年时间过去了,穿越历史的长河,这首诗依然回响在秦淮两岸,成为了乌衣巷永不磨灭的印记。我想,在这秦淮之地、在这乌衣巷口,刘禹锡的身影一定还未走远,诗人们也是不休的,你看他为我们留下的诗,早已经化入了这斑驳的秦淮水,伴随着船上的歌声,飘然而来,如影随形,浸人心脾。

巷口有几家卖桂花糕的老店,说是老店,但其实一点也不老,崭新的招牌完全看不出有“老”的味道。这些“老”店多半是近些年新开的,卖的都是清一色的南京小吃,简直成了巷口的一道风景。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老板的吆喝声混于其间,我品尝了一小块,桂花味中含着一丝丝的甜味,入口绵软,滑嫩香透。

进入乌衣巷中,古朴的灰色建筑颇有几分江南小镇特色。往里走几步便是王谢故居了。历经千年时光,原来王谢旧居早已毁于战火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来政府部门修复的。我们按照史书中记载的吉光片羽,按照我们脑海中对王谢的想象,尽我们所能修复到眼前模样。毕竟历经数千年时间了,多少人多少事,都在不停地变化啊!行走在巷中,古朴典雅与现代商业水乳交融,这种错落有致的时空感,会让人禁不住思绪万千。你看那家饭馆门口穿着古代衣服收账的人,你看巷中那位涂抹成古铜色铁人模样的伙计,正在叮叮当当地敲锣打鼓……你看呐,青色的砖瓦,灰色的建筑,雕花的石刻,让人仿佛穿越行走在东晋的大街上。

我是个喜旧的人,总喜欢熟悉的感觉。每次去乌衣巷,都会在同一家饭馆吃饭。那家饭馆的老板娘性格很好,开朗活泼,逢客人进门总要说上几句。前几次去时,有意无意中我也喜欢答复几句。但这次去,店还是那家店,不过却已换了老板了。不知为何,大概是收入不好吧。自然,老板娘也已不知去向。新来的老板娘,不喜欢和客人说话,只顾做饭。虽是旧店,但换了人,竟有几分不快。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连圣人孔夫子也在感叹岁月易逝,难怪常听人说,时间会消磨一切。话是如此,但我却以为,时光也注定会留下些什么。乌衣巷正在接待一批省外游客,这些游客多是中学生,年龄大小一般,都若十二三岁的样子,个个穿着红色小马夹,头戴小红帽,人手一面小旗子,他们就站在巷中听导游老师讲解历史。时不时还有几位学生提问,“老师,诗人刘禹锡写的‘堂前燕’是什么意思呀?”“王谢家族为什么后来会走向没落呢?”呵呵,说实话,这些学生们的提问,有些问题还真是挺难解答的。

不知道当年诗人刘禹锡路过乌衣巷时,在提笔之际是否也曾想过这些问题。

大约一千七百年前,乌衣巷门庭若市,群英荟萃,冠盖云集。八百年后,历史斗转星移,经过岁月的洗礼,乌衣巷早已繁华不再,豪门士族的觥筹交错都已化作夕阳下的一道残影,朱雀桥边也已杂草丛生。这时“诗豪”刘禹锡带着他的一壶酒,提笔为这里留下了最后一丝想象。或许,刘禹锡并不知道,从他落笔的那一刻,乌衣巷已从断壁残垣中获得了重生。从那一刻起,中国文学史永远记住了乌衣巷;从那一刻起,所有路过秦淮河畔的人,都注定无法逃开她的光辉。

往事越千年,而今又有无数的游人来到这里,只为寻访当年王谢的华堂踪迹。难道这不正是时光为我们留下的随想吗?

乌衣巷,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名字。中国也从来没有哪一条小巷如乌衣巷一般,能有如此的幸运,可以一览旧时王谢的风流韵事。每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滋生一丝羡慕之情。

出巷之时,天上下起了潇潇细雨,四月之初春雨江南,乍暖还寒时候,最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江南的雨,又为这青砖小瓦的小巷增添了几分梦幻。

转身之际,我恍然大悟,这是一条有生命的小巷。她的生命,和她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早已化入了绵绵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任时光流转,永远滋润着我们。

2020.3.31南京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