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离世三周年,鲍毓明养女案过去了18天,不要让健忘成为习惯

林奕含采访视频

2017年4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于家中结束了自己26岁的生命。

26岁,一个何其好的芳龄,就毁在了一个叫陈国星的男人手上,并且,他是她幼时的补习老师。

我们忍着痛、含着泪说,“

不,这只是一个个案,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教书育人,一身正气

。”

可面对林奕含,我们再说这样话的时候,心里总是膈应着。

一条鱼,可以腥一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锅汤的,然而如此膈应人的陈国星,却没有被绳之于法。

林奕含采访视频

所以我们不能不想到鲍毓明,这个18天前,还在被全网声讨的男人,同样是侵犯未成年少女,同样是踩在法里法外之间的红线上。

然后看看这18天我们做了什么?

罗志祥、罗志祥、罗志祥;屈楚萧、屈楚萧、屈楚萧。

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已经有超过130万人感染了新冠肺炎,我们伟大的中国,也刚刚打赢大半场艰难的战疫,绥芬河还在危急之中。

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变得这么健忘的呢?难道我们真是70后、80后口中,娱乐至死的一代吗?

不。

林奕含采访视频

武汉那么艰难的时刻,90后,甚至蛋蛋后,都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但是,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才仅仅过了18天,如果不是林奕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被推上热搜,我们大概已经在慢慢淡忘那个叫小星星的14岁少女。

人类很年轻,法律更年轻,我们需要在漏洞中,去弥补错误,修正匡扶正义的法尺、刻度。

我们允许自己因为智慧的限制,而无法预见更多的差错,但是我们绝不允许自己健忘。

林奕含离世的前几天,还接受了一次媒体参访,谈了她的新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根据亲身经历,所撰写的一部小说。

而在她被侵犯到这本小说出版时,她有过三次轻生念头,未果。

如果没有第四次,该有多好。

林奕含采访视频

从采访的视频里,可以看出,谈起书中的细节,她极力解释这本书的内容,很怕被人误读并误解,甚至哽咽。

我不知道,当她回忆起往事的时候,内心有多痛,因为我从未有过轻生的念头。

但我想,那肯定是一种绝望,要用结束生命,来敲打正义,与善良。

伤害她的人,还没有被审判,林奕含也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这也是她决定离开人间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不能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

林奕含采访视频

鲍毓明的案件,我们必须去进行关注、跟进,期待一个水落石出的真相。

我们尊重法律的严谨性,敬畏法律的公平公正,我们有耐心等,让好人不心寒,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只是,我们不能忘。

如果一个个例事件能推动法律的完善,为什么我们不去这样做呢?

我们不意气用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就是要求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用人心人性去修正规则,使社会大同,人间有大爱。

林奕含采访视频

18天,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迷失,小星星的公益律师,一直在努力,我们这些摸着键盘随时可以发表意见的人,不能让这些主张正义的人觉得孤独。

我们就是要一个真相,哪怕真相很残酷,也好过于,我们忘记这种残酷随时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

随时关注,等待结果。

·

END

·

作者| 原创

·

本文观点为作者持有,与所在平台无关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