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淮南西站:安徽淮南市响当当的“货运站”,一般不办客运业务

淮南,古称州来,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安徽省的中北部,位于淮河之滨,是淮河沿岸城市群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的腹地城市,也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它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等美称。同时,淮南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有“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等称呼。如此一来,资源的外运与交换需求量就会凸显。

淮南市公安局

淮南站,它仅办理专用线、专用铁道整车、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路用货物发到,已停止办理客运业务。淮南西站,始建于1944年,位于淮南市田家庵洞山西站,属于阜淮线和淮张线的一个车站,它归属于一等站,水家湖站、淮南东站、淮南站、淮南南站、寿县站、丰台南站、颖上北站、颖上站都是它的下属车站。与此同时,人们很容易将它与淮南火车站混淆,对比可知,淮南火车站属于二等站,它是淮南市铁路的客、货运站,淮南车站有阜淮铁路和淮南铁路这两条客运路线,且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投入使用。

淮南市公安局

淮南自然资源丰富且交通运输事业起步比较早,同时,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运需求又反向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早期,淮南因淮河水运便利,航运业起步早且发展快,历史悠久,那时,正值淮南煤矿兴起之初,航运充当了主要运输形式。之后,铁路慢慢兴起,逐步分流了航运压力,民国25年,淮南铁路建成,主要负责江淮之间的陆路运输,那时,淮南铁路不仅大大缩短了淮南煤炭运达长江流域的运程,而且还是沟通两地之间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这期间,对促进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外运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淮南兴起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哪里有大型煤矿,哪里就有大型工厂,人们也就会到哪里集聚,这些集聚的点都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资源丰富的点上,这对交通的需求和要求都很高。

淮南市公安局

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外运需求对淮南西站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地,同时,高铁的发展也缓解了其他运输需求对交通的压力。淮南有这丰富的矿产和电力资源,已发掘矿产资源不但总量丰富,而且,煤炭资源优势突出,分部集中且利于开采,煤质优良且煤种齐全,据悉,淮南煤田远景储量达444亿吨,且有180亿吨探明储量,占安徽省煤炭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占华北地区的百分之三十二。煤炭资源与电力资源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淮南的电力工业也是伴随着淮南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淮南的电力工业经过种种发展,已经成为了独立的工业门类。诸如此类的自然资源,对运输需求都很大,这对于刺激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推动力。

淮南西站作为货运编组站,它的发展离不开周边高铁与其他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淮南西站已不办理客运业务,因此,淮南的高铁站必定会承受很大一部分的客流运送业务,同时需要兼顾物流。这样一来,淮南的铁路必将承担主要的货物运输工作且兼顾旅客的运送。这种分工合作的结果就是:多种交通方式联合作业,形成合理分工,最大程度去缓解淮南所有火车站的运送压力。总的来说就是:传统的铁路主要承担煤炭和工业产品的运输,而高铁是淮南这座资源型城市加速转型的助燃剂。

淮南市公安局

淮南,这座资源型城市,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却拥有16个火车站,令人匪夷所思,其境内铁路运输网非常发达,铁路线总长度达431公里,在中国所有城市中,都达第一,一度有些城市铁路“吉尼斯纪录”之调侃。这都是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资源的运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建设更多的火车站来保证运输运送资源的供应。淮南西站,在这些火车站的分工中有着明确的定位,希望它在作业越来越精细的发展趋势下,能进一步发掘自身优势。

文|南书房|区域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