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疫课,我们这样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吕杰锋

疫情给武汉带来的创伤很沉重,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生活在继续,疫情终会结束。在这个对高校学生来说最为漫长的寒假期间,该怎样提升自己呢?

视觉ME小编连线了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吕杰锋副院长,针对疫情当下线上教学及假期中自我充实与提升等问题对吕副院长进行了采访。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吕杰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工业设计专业责任教授、工业设计系主任。

主要承担本科工业设计专业,和研究生设计学专业、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包括《设计概论》、《人机工程学》、《设计学原理》等。

静心审视,探索前路

视觉ME:疫情让全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假期,同时又带给人停下来思考的机会。经此疫情,您有什么新的人生感悟吗?

吕杰锋教授这也是我度过的最漫长、最特殊的一个春节假期。虽说是假期,但作为身处疫情最中心的众多市民之一,我并没有感受到应有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反倒是经历了从疫情爆发最初的惶然、无措,到得知疫情扩散时的愤怒、焦虑,身边传来噩耗时的沉痛、悲哀,再到看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驰援湖北、武汉时的温暖、鼓舞,看到抗疫一线战士的付出和牺牲时的感动和信心,到现在心态已经逐步转为沉重但是坚定,抱着希望继续坚持。

在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在我们的社会高度发达、科技飞速进步的同时,我们还有哪些原本可以避免或减小这次灾情的地方没有做到、没有做好?尤其是在预防或者应对这样的重大公共紧急事件时,我们所学的设计专业,能够做些什么?这段时间,我已经开始带着我的学生们开始展开一些设计探讨,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海报,到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做好隔离防护的同时减轻身心负担的产品(我注意到网上很火的小视频中,就有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耳后皮肤被磨损,所以他们不得不用牛奶箱的提手把口罩系带系于脑后的情况,这就曝露出我们的口罩设计在人机工程上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到为广大市民解决消毒防护或隔离生活中诸多不便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涉及到传达、产品、环境、服务,还有很多可以贡献力量的地方,这次疫情正是我们静心审视社会和生活不完善之处、利用设计思维和方法探索改进方案的机会。

▼ 众志成城 共度难关 @ 王莫紫荆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线上课堂的优与劣

视觉ME:我们知道每个学校都采用线上课堂,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吕杰锋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也已经全面展开了线上教学,包括我承担的本学期的《设计概论》课程,已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正式开课(网址是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T-1003632007,或者在爱课程平台上搜索课程名称),其实这个网课建成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教授过两个学期。这次因为疫情,学生们都不能按时返校,反倒扩大了课程的影响力,开课一周已经有近2000人选课。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我还在腾讯课堂开了网络直播课程,每周一和周三上午8点直播上课,“中国大学MOOC”上也有课堂链接,算是走上了网红教师的路线。总的说来,慕课这种模式还是能够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的,而且课程的整体思路在上课前就容易展现得比较清晰,内容比较精炼、知识点突出,学生学习时也可以更自主地选择重点和控制进度,如果教师准备得比较充分,还可以在网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参考书籍、网站、视频等等。不足之处是,给老师临场发挥的空间没有了。预先录制的视频感觉会比较生硬,所以课堂直播配合上课外在平台上自学比较好。即使是课堂直播,和学生的现场互动也会少一些,而且没有黑板,有些临时画给学生看的图例不好展示。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件利器,我直播用的电脑是微软的Surface Pro 4,带有压感手绘屏,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画图给学生看,很好用。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这应该成为一种本能和习惯

视觉ME:非常时期,学生在假期中如何充分利用时间?

吕杰锋教授:我觉得充分利用时间来提升自己,应当是一种本能和习惯,是不是假期都应该保持。在这么漫长的一个假期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完整的时间段来读完几本设计书。或者也可以选择熟练一个技能(比如说学一个建模软件)、完整地完成一个设计项目(比如说为今年的红点奖、红星奖设计一个作品)、为求职、升学精心打造一份作品集。这些都是不虚度时间的办法。

当然,适当的休息放松和调整心态也是必要的,而且休闲娱乐中也未必不能学习。我喜欢看电影,就经常在电影中发现经典的设计,然后截图跟我的学生分享,探讨这个设计的精彩之处及其与电影风格是否匹配,比如讲到Philippe Starck设计的萨利弗榨汁机时,我就会拿出《复仇者联盟2》的剧照来给钢铁侠的品味点赞,或者拿出《黑衣人2》中用飞船造型向榨汁机致敬的片段,来赞叹设计师的脑洞之大。这个假期时间长,我又在网上补看了好多电影,在去年大火的科幻电影《星际探索》中,又看到Brad Pitt饰演的宇航员家里,挂着的是英国设计大师Tom Dixon在2006年给自己创立的同名家具品牌(Tom Dixon)设计的Beat Light系列灯具中的一款,Fat。查了一下资料,Beat灯具系列是Tom Dixon在旅行中看见印度人头上顶著乘水容器后受到启发,根据传统的装水器皿和铜制平底锅的造型设计的,感觉又学到了不少。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可不要急功近利了,首先要喜欢阅读

视觉ME:针对设计专业学生,您有哪些特别值得推荐的书籍?

吕杰锋教授:我主张设计专业的学生看书不应该有太强的功利性,期待书里有什么设计秘籍能飞速提升功力,读书的初衷应该是单纯地喜欢看,这样才能长久保持,看得多了自然能够长见识、开眼界。我做学生时读过的王受之先生的《产品的故事》、凌继尧先生的《艺术设计十五讲》、柳冠中先生的《苹果集》、许平先生的《青山见我》、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贡布里希的《秩序感》等,对我影响都很大。

我还建议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看下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学的书籍,我读过的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冯友兰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上)》、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的写法》、讲日常经济学的《牛奶与可乐的经济学》、讲量子学说的《上帝掷骰子吗》等等,至今印象都很深,有时对设计研究也有启发。

我个人还喜欢看小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刘慈欣先生的科幻小说、丹布朗先生的悬疑小说、马伯庸先生的历史和传奇小说都是我的最爱,每本都看过好多遍,它们让我觉得很充实、很沉浸,当然这是题外话了。读小说的好处是,遇到再大的困境,你总能从虚构的故事里找到现实的镜子、人类的思考——加缪的《鼠疫》里,你可以在同样的孤城中看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有人绝望逃避、有人冷淡漠然、有人埋头奔走、有人奋起摇旗……终于有一天鼠疫会退却,尽管喧天的锣鼓会冲淡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可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鼠疫曾给他们带来的梦魇。

胸怀希望,共待日出

视觉ME:疫情之下,您有什么寄语?

吕杰锋教授:就在前几天,我的一位学生在做抗疫宣传海报时引用了一句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在《Anthem》中写的一句歌词:“万物皆有裂痕,那恰是光进来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让我很有触动,正好用来描述多数市民当下的心态:沉痛与希望并存。今年大年初一,正是疫情猛烈爆发的初期,百感交集、心绪难平,我在给朋友们的拜年短信里,也胡诌了几句:

既迎佳节同庆,又逢难多邦兴。

贺辞欲语又止,心意一言难尽。

愿您神功护体,佑您百毒不侵!

雨过终要天晴,共待万象更新!

谨以此与诸君相互抚慰,并肩坚守,胸怀希望,共待日出。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公益海报作品欣赏

▼ 光照进来的地方 @ 曹中淏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抗疫 @ 董锦源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你要跳舞吗 @ 邹志伟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缺一不可 @ 徐菲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没能打败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 王子鸣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时钟 @ 邹志伟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世界战疫 @ 蔡识博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携手同行 @ ZYM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信任 @ 商博安 ▶ 指导老师:吕杰锋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城“战”@ 王炳楠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源头 @ 浙江理工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张雨珂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致敬逆行者 @ 浙江理工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鲁月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平凡天使@ 西华大学 胥美琪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去“蝠”得寿 @ 吉林大学 孔德明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 众志成城,武汉加油 @ 石河子大学 李欣怡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