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健康你我

(强莉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我们依旧要绷紧防控的弦,继续坚持在防控期间养成的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好习惯。文明工程更是发起了以“一分、二公、三自带”为标志的餐桌革命,守护餐桌上的文明。“一分”即分餐制,在公共就餐环境下,提倡鼓励分餐制;“二公”指的是公筷公勺,餐饮场所张贴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公益宣传标识,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公勺;“三自带”是建议自带筷子,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防止不清洁一次性筷子传染疾病而且还环保。

餐桌举止非小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餐桌文明的重要性,了解卫生进食的规范并践行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阻断病菌传播,降低患病风险。

当然,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对使用公筷公勺存在争议,在他们的观念里,使用公筷公勺会显得自己失礼,有不信任、嫌弃别人的倾向,有的人还认为在家使用公筷太夸张了,有点过分讲究。要知道,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筷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筷子的一头连着嘴巴,另一头连着的可不只是美味佳肴,还有病毒和疾病。虽然使用公筷公勺缺失了那么一点人情味,但是这才是对所有人健康的尊重和保护。

守护餐桌上的文明,相关部门的制度规范、宣传引导必不可少,餐饮行业也应率先垂范,主动为消费者提供公筷公勺,助推饮食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个体也要从自己做起,家里家外,公筷公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