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叶晓璐:厦金航线的台湾船长送来了口罩

台海网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罗盈 )“长官,这个口罩给你——”台湾籍客轮"新东方"的71岁老船长,用闽南语叫住了刚做完开航前检查的叶晓璐,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递过来一包口罩。“船长给我口罩的那一刻,我的眼眶就湿润了。这是船长听说大陆口罩紧缺,担心我们一线执法人员不够用,私人从金门采买过来的。”叶晓璐是厦门鹭江海事处五通海巡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也是大队里年龄最小的(89年)唯一女性执法人员。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她说这是“抗'疫'一线最暖心的感动”。

“不戴口罩的船公司马上整改了”

厦金航线是两岸民众往来的黄金通道。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厦门海事局就将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到厦金一线。五通海巡执法大队一线执法人员全员佩戴口罩上岗,密切跟踪督促厦金客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开展宣传。应急响应启动后,大部分船舶的船员都能第一时间佩戴口罩并督促旅客佩戴,但叶晓璐和同事在执法过程中却发现了一艘“因为怕造成恐慌”而不戴口罩的客船。“我们当即责令船员佩戴口罩,同时致电船公司告知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并转发了防疫宣传片,”叶晓璐说,“打完电话还是不放心,2个小时后我们又去这条船检查,确认公司已经送来了200个口罩和消毒用品。现在,船员们常为这事感谢我们。”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厦门港海上客运交通仅鼓浪屿市民航线和厦金航线开航。厦金一线的海事执法人员深知肩上的责任,“早响应,早落实,这是一线抗'疫'的准则”。

“为防抗疫情调整了监管和业务受理模式”

在五通码头到达大厅,海事政务窗口滚动播放着防疫警示宣传标语。叶晓璐介绍说:“为了防抗疫情,海事部门迅速调整了监管和业务受理模式。”窗口受理方面,厦金航线7日定期查验等手续依托线上审核,厦金十船“定期出口岸许可证”的发放也采取了定点放置,相对人自取,无接触方式交付单证的做法,“效率不变,人员更安全”。而在现场监管方面,执法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加强岸边巡查,加大电子监控巡查频次,监控登轮旅客身体状况及登轮秩序,并定期开展海巡,保持航道的清爽通畅。

叶晓

“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船员健康”

对五通大队的海事执法人员来说,“春节”只是个“概念”,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整个春节,很少去记今天初几,是按队里的排班来记日子,今天明天值班,后天休息……”叶晓璐说,“我们跟船员都很熟悉,见面都远远地互相拜年、提醒注意安全。”厦金一线的执法人员把对船员的关心挂在口上,也落实在严格的执法日常:密切监控船员健康状况,关注船员在岗时长,防止疲劳和酒后驾驶,要求船员每日自测体温,戴好口罩;同时督促船舶做好通风、消毒,在港期间只开放一个受控上下船通道,强化客运船舶旅客登轮体温检测点和临时隔离场所设置、密切跟踪每个航班在船游客疫情防控状态,登船乘客必须佩戴口罩……

汽笛声声,一艘客船缓缓离港。伫立在码头的叶晓璐和同事跟甲板上的船员挥了挥手,阳光明媚,天高海阔,她说:“希望疫情赶快过去,两岸同胞都平平安安。”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