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客”阿迪尔:对中阿服贸前景信心十足

新华社广州7月14日电(记者丁乐)到达广州的第二天,沙特阿拉伯客商穆罕默德就敲定了17款6000余件连衣裙的订单,接下来的一周他将继续采买衣服回国销售。

如此高效的交易得益于48岁的也门“淘金客”阿迪尔。他在广州居住了快20年,目前运营一家中阿贸易咨询公司,帮助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客商寻找货源和合作伙伴。“中国发展很快,商机很多,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和投资需求越来越大。”他说。

淘金客

沙特阿拉伯客商在广州采买中东服饰。新华社记者丁乐摄

上世纪90年代末,阿迪尔获得政府奖学金在中国华南农业大学就读,期间还在广交会上做过翻译。阿拉伯国家许多生产、生活资料需要进口,中国制造因物美价廉而越来越流行,他觉得自己的双语能力和商学背景能发挥作用而选择留下。

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2017年,中阿贸易额达1914亿美元,是2004年的5倍。除了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中阿贸易涉及更加广泛的领域。

主要为服装鞋帽客商服务的阿迪尔说,近年来公司业务增加迅猛,员工已从当初的仅有2人扩充到现在的十几名。

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是阿迪尔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上万平方米的市场有一千余家店铺,招牌标识基本是多语种,其中以英文、阿拉伯语居多。“这里款式很多,价格实惠,还能按需定制,到了中东很畅销。”他说。

淘金客

也门人阿迪尔与中东客商和广州流花服装批发市场店主合影。新华社记者丁乐摄

在密密麻麻的档口中,阿迪尔总能精准找到许佩丽的丽源服饰店,这正是穆罕默德首单成交的地方。约两个星期后,6000多件连衣裙便能通过船运抵达沙特阿拉伯。

不足十平方米的丽源服饰内,三面墙挂满了中东风情的大裙摆连衣裙。“我们衣服版型有上万个,店里就展示了几百样。”许佩丽说,目前中东、非洲是其主要市场,工厂订单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生产12万件衣服。

“不少中东女性对多彩多样的服饰很有兴趣,现在粉色、米黄、绿色的连衣裙卖得多,还有串珠、铆钉、亮钻等装饰都很受欢迎。”她说。

在10日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翻开新的历史篇章,让阿迪尔更憧憬未来生活。

“双方关系越来越亲密,中阿携手发展将带来更多商业机遇。”阿迪尔说,随着中国不断扩大进口,他下一步打算进口也门咖啡豆等中东特产。

淘金客

客商在第123届广交会上采购衣服。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不仅线下,线上的中阿贸易也被业内人士看好。据了解,中东排名前十位的电商中,有一半来自中国。例如,中国浙江执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跨境购物网站jollychic在沙特阿拉伯受众颇广。

阿迪尔的四个孩子从小在中国生活学习。“他们将来会有很广的发展空间。”阿迪尔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