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毕设 谁的童年里,没有一只驱赶黑暗的床头小熊?

别看我们现在死活不愿意和父母在一个房间里睡,嚷嚷着要有自己的空间。可小时候父母为了锻炼我们一个人睡觉,不知要绞尽脑汁,花费多少心思。很多时候,他们会塞给我们一只小熊,告诉我们小熊会驱赶黑暗和一切可怕的事物,会像爸爸妈妈一样保护我们。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幻想中,也确实会有一只小熊,拿着宝剑盾牌,守在我们的床头,和黑夜里看不见的黑暗势力勇敢搏斗。

没有小熊了

随着慢慢长大,有些人会渐渐遗忘那只忠诚守护自己的床头小熊,有些人却会将这份守护和感动记在心中一辈子。北京电影学院漫画专业毕设展上,曾经在吸铁石动漫班学习过的孙锐同学,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玩具小熊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毕设作品

没有小熊了

导演:孙锐

指导老师:海贝

作品页数:68页

(作品已经获得原作者授权)

作者面对面

Q先和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

大家好~我叫孙锐,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15级漫画班。我是2013年来到吸铁石进行学习,因为复读了一年,最好的成绩应该就是第二年北电漫画专业得到了第九名。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孤独的哈特》是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为什么会选择做这样的一个作品呢?

《孤独的哈特》讲述了玩具熊哈特帮助主角夏欣走出阴霾,心灵上获得成长的故事。在剧本策划前期,想做一个关于“理解”和“成长”主题的故事。继而,结合了自身经历和对文本的研究,初步设定以“玩具熊”为主要道具来引导故事的创作方向,从而得到了这篇漫画。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这个作品是用多长时间做好的?工作量会感到很大吗?

作品大概用了5个月完成,工作量感觉还好,就是前期策划和分镜阶段十分的困难。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那么前期策划和分镜中遇到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前期剧本策划时,因为过于依赖个人想法和亲身经历,导致忽视了理论的研究和其指导作用,从而在中期进行分镜绘制时遇到了表达不清、抓不到故事重点的严重失误。

面对这样的困难,我决定暂时停下绘制分镜的工作,查看了自己需要的理论研究报告和相关文献,从而大幅度地修改了剧本,更改了故事发展的顺序,删减角色,加强重点表达的部分。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有喜欢的画家和作品吗?在《孤独的哈特》中有借鉴到他们的地方吗?

这次绘制《孤独的哈特》时,借鉴了由陈志勇老师著作的《抵岸》。我非常喜欢陈志勇老师细腻真实,但又梦幻的故事画面,分镜的方式虽中规中矩,但充分的利用电影镜头细腻的叙事方式。构图设计十分整洁,阅读的时候也十分舒适。所以我在自己的作品中参考了老师的分镜设计方式。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作品色彩以黑白为主,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呢?

作品以黑白为主,因为故事大部分是以夏欣为视角进行叙事,夏欣此时的内心比较昏暗和孤独,乏味无聊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我试想用黑白的表现方式可以更好的去表现夏欣的心情。在故事最后几页用了暖色黄色,一方面是暗示母亲脱离生命危险,另一方面暗示了夏欣最终理解了母亲,心灵得到了成长。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对作品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有哪些地方觉得还有不足?

对作品最满意的地方就是以哈特为视角讲述和夏欣过去的部分啦!因为这次尝试横开的构图方式,所以哈特回忆的部分运用了绘本的构图设计,基本上画出了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作画时最开心的部分了。但缺点就是这样交杂的绘制方式,很难界定自己的作品到底是属于故事漫画还是绘本,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概念问题,犯下这样错误的原因也是在编写剧本的时候还不够严谨,重要剧情部分和一般剧情部分的比重还有点模糊,在这之后的创作中必须要注意才行!

没有小熊了
没有小熊了

▲《孤独的哈特》局部图

Q给自己的作品打分的话,你会打多少分(百分制)?

我打75分,在作画时我经历了好久的内心挣扎,这是一个犯了很多错误的作品,也是我引以为戒的作品。但依旧给75是因为我画的真的超级快乐!我还是觉得自己能坚持画下来喜欢的玩具小熊真的很幸福,并且我没有辜负我的小熊,画它的部分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没有小熊了

Q相信这次毕设一定留下了很多创作经验,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的吗?

我唯一唯一的经验就是!!!一定要记住画毕设的同时还有一个东西叫“论文”。论文就是你的理论指导,一定一定不要先一股脑儿的想自己要画什么呀,我一定要画什么呀这种想法,会后悔的,到写论文的时候会崩溃的。总而言之一句话:理论指导实践!千万不要实践指导理论!

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啦~非常感谢孙锐童鞋的分享!看过《孤独的哈特》,社长真的是感慨良多。虽然我们现在已经长大,小时候很多回忆都模糊不清了。但小孩子大都是脆弱又敏感的,很多回忆模糊不清却并不代表着遗忘。很多时候我们记不清的事情,那些事情残留的感情和感觉却都已经植根于心底了,它们总是时不时冒出来,或刺痛、或感动着我们的心,甚至还左右着我们情绪和选择。

那么,你还记得你曾经的那只“床头小熊”吗?

成为ACG大神第一步从关注【吸铁石动漫社】开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