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王羲之,不知马匹王徽之,父子二人一个爱鹅一个爱竹

“王与马,共天下”

晋国在晋武帝司马炎篡魏之后,出现了短暂的“太康之治”,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出于私心,司马炎放弃了有能力的他的兄弟司马攸,而选择了他近乎白痴的儿子司马衷。司马衷继位之后,皇太后之父杨骏把持朝政,他与不甘寂寞的皇后贾南风之间发生了权力之争。继而贾南风授意楚王司马玮入朝诛杀杨骏,先后八位诸侯王加入争斗,时间长达十六年。在此期间,成都王司马颖更是引入北方少数民族祸乱中原。永嘉年间,大量北方的士族以及贵族,大量南迁。晋愍帝被杀后,西晋亡。

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的扶持下,东晋开国,开始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

东床袒腹王羲之

王家也就成了江南的名门望族。

以书法闻名天下的书圣王羲之就王导的侄子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冠绝古今,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知竹

王羲之,字逸少,是琅琊王氏子弟,王导的堂侄,其父王旷是淮南太守,司马睿当时五马过江的提议者。

王羲之年少时,不善言辞并不出名。在王羲之十三岁的时候,去拜谒周顗,周顗正和朋友一起烤牛肉,在座的众人都没有得到贵重的“牛心炙”(烤牛心),周顗首先割了一片牛心给王羲之,王羲之因一片牛心初步出名。

长大后,王羲之,变得能言善辩,性情耿直,最初以隶书书法见长,深得伯父王敦和王导的器重。东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讲求婚姻门当户对的年代,当时的士族向来不与庶族通婚。

太尉郗鉴希望与王家联姻,王导在王家的东厢房安排了一场选婿面试,王家子弟个个衣着光鲜,正襟危坐。郗鉴的门生在东厢房转了一圈后,回报太尉说:“王家子弟都非常优秀,可是有一位在东床上袒腹饮食,完全不拿选婿当一回事。” 郗鉴说:“我的佳婿就是他了。”

这位东床快婿正是王羲之。

爱鹅成癖

放荡不羁的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癖好,他对鹅的喜爱已经达到了极点。当时会稽有位独居的老妇人,她养有一只叫声非常好听的鹅,王羲之想买可是老妇人就是不卖。于是,王羲之邀请好友前去赏鹅。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热情地将鹅煮了来招待他们,看到老妇人这种焚琴煮鹅的行为,王羲之哭笑不得,为此叹息了好几天。

知竹

山阴有位道士也是养鹅的高手,他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前去观赏,兴之所至他又动了买鹅的念头,于是他与道士商量价钱。道士说:“您给我写一篇《道德经》,我就把这群鹅送给您.”

于是,王羲之用一篇《道德经》换了一群鹅。这群鹅真是价值不菲,应该是自古以来最贵的“鹅”了。

唐太宗的陪葬品

王羲之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当属《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真迹到了唐代流传到了辨才和尚手中,唐太宗查知《兰亭集序》的下落后,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书生去接近辨才和尚。萧翼的气质风采赢得了辨才和尚的信任,加之他谈吐不凡,辨才和尚很快就放松了警惕。在谈到王羲之时,萧翼故意拿出几幅高仿的赝品让辩才和尚鉴赏,辨才和尚看一眼就知道赝品,萧翼夸赞辩才和尚眼力好,并感叹王羲之的真品难见。辩才和尚头脑一热就拿出《兰亭集序》的真品让萧翼鉴赏,再三确认是真迹后,萧翼拿出唐太宗的诏书。

知竹

《兰亭集序》就这样被唐太宗据为己有,唐太宗命冯承素等人临摹了数本赝品赏赐给王公大臣。现存于故宫的《兰亭集序》版本就是冯承素的摹本。临死之前,唐太宗嘱咐唐高宗将《兰亭集序》真迹陪葬进了昭陵。

不知马匹王徽之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最有个性的当属第五子王徽之。王徽之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性格放荡不羁,不拘小节,不爱理政事。之后,任桓冲骑兵参军。

桓冲问王徽之:“在哪个部门管事?”

王徽之答道:“似乎是管马的部门。”

桓冲又问:“管多少匹马?”

王徽之答道:“不知什么马,又怎么知道有多少匹。”

桓冲再问:“最近死了多少匹马?”

王徽之引用孔子的话,答道:“未知生,焉知死”。

有一次,桓冲对王徽之:“你任职时间也不短了,该处理一下政务了。”

碰到这样一个下属,桓冲平时也是够头痛的。

知竹

爱竹王徽之

王徽之爱竹,曾寄居在别人的空宅,令仆人在院中种竹子,有人问他只是暂居为什么要种竹子,他说:“不可一日无竹也!”

当时在吴中有位士大夫,王徽之听说他家中的竹子不错,就直接将轿子抬到人家的院子里赏竹。主人家打扫庭院,请他落座,而王徽之聚精会神赏竹竟然视而不见,他赏完竹后,想走主人却关门不让走,王徽之这才想起来与主人见礼交谈,兴尽而归。

知竹

大悲无泪

官至黄门侍郎的王徽之,最后选择了辞职回家,当时他与弟弟王献之都病得厉害。当时有术士对王徽之说:“人的生命在结束之前,如果有人愿意,可以拿自己的命为他人交换”,王徽之说:“我的才能不如王献之,我愿将命与王献之交换”,术士说:“可惜您的命也不多了。”

知竹

不久,王献之去世,王徽之前往吊唁,坐在灵床上哭不出声,取出王献之的琴想为兄弟弹奏一曲,可是怎么调也调不好琴弦,于是叹息道:“呜呼子敬(王献之的字),人琴俱亡!”说完昏了过去,背疾发作,一个多月后,追随王献之亡故。

无眠心语: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如此之高,主要是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地对传统笔法进行了改进,其书法跳脱灵动,改变了前人书法的千篇一律的特性。从《兰亭集序》的二十个之字的各有不同,就可看出王羲之书法的“万字不同”的特点。

王羲之坦腹东床,放荡不羁的个性,其子王徽之深得真传。王徽之虽然行事怪诞,外表玩世不恭,其实他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在王献之死后他大悲无泪,那种心碎的痛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得到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