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路上,他是法制天平的“称量者”——记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四级高级警长李川

在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58岁的四级高级警长李川是全市、全省有名的法律专家。

他坚守法制岗位十八年来,用虔诚的法治精神捍卫着法治的公平正义,将自己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诤诤誓言融入到每一起案件的审核和公安法制建设中,在平凡的岗位为执法信息化锐意创新、服务一线战友、解答执法疑难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李川

李川工作近照

一名工学学士有过怎样的激情岁月——

因为梦,从省城到县城,从“门外汉”跨界到法律专家

1984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勘探地球物理专业的他,顺利进入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工作。这名拿着工学学士证书的知识青年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从警梦”5年后从省城回到了县城。

进入公安队伍后,他深知自己专业不对口、业务基础薄弱,唯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岗位。

因为有奋进的理念,李川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很快适应角色、做精业务。在刑侦大队工作时,他认为,侦查的本质是侦查员与刑事案件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基于这个理念,李川撰写的《侦查中的思路——动机分析和行为分析》一文,被中国刑警学院主办的《中国刑事警察》双月刊发表。

2002年,李川进入法制大队后,他的工作成果更加丰硕。2008年,李川全程指导办理的“苟某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参加全省执法质量评比,获全省第二高分,评为全省“五佳卷”。2009年,他编写的《行政案件示范卷》和2010年编写的《常见笔录制作指南》均作为全市公安民警培训教材,广泛地应用于执法办案。

三十年来,刑侦、经侦、国保、派出所等岗位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2002年,他离开派出所所长岗位进入巴州区公安分局法制科(大队)工作。这名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法制大队长,从2013年开始担任分局党委委员,分管全局法制工作。因为敬业,他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民主与法制报道为全国 “十大法治人物”,2019年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6000余件案件为何无一起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错案——

坚守担当,工作带给他的不是压力,而是动力

面对专业、繁杂的法制工作,除了过硬的法律素养和个人能力外,还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平淡之心。审查案卷、讯问嫌疑人、纠正执法问题、对民警进行跟班培训……工作带给李川的不是压力,而是无穷的乐趣。

多年来,李川一心扑到工作上,以岗为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世纪之交之际,李川作为部门业务骨干,多次将晋升职级和争得荣誉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战友,而且他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给单位添丝毫麻烦。以至于跟他同年进入公安队伍的战友大多数都走上了领导岗位,而他还是“原地踏步”。

是金子总会发光!2013年,李川同志升任分局党委委员兼任法制大队长,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以非凡的敬业精神,带领法制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更为分局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法制监督队伍。

非常注重“传帮带”的李川,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和经验教给年轻一辈。而且,他还十分注重日常业务知识的积累,遇到新类型案件或者法律适用难点,总是带领民警深入钻研,总结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在李川的带动下,法制大队的年轻民警纷纷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汲取前人的经验,并取得长足进步。李川所领导的法制大队的执法监督质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公安机关均居于前列。2013年至2015年,分局连续荣膺“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2017年被省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法制大队被评为全市“十佳科所队”;2018年4月,分局因执法质量优秀被省厅通报表扬。李川在任期间,法制大队共审核把关案件6000余件,无一起行政诉讼,无一起国家赔偿错案,赢得了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肯定和赞许。大家心里清楚,喜人的成绩中既包含着李川聪明的睿智,还浸润着他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李川

李川为一线民警编撰的执法办案“掌中宝”

在法制信息化进程中,他迈开怎样的脚步——

以“先行者”姿态“吃螃蟹”,既“解题”又“解困”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公安信息化方兴未艾。李川敏锐地意识到,法制工作的信息化时代正在来临。于是,早在2008年,他就在全市公安系统率先创建了“法制网页”。

人到中年,也是为人之夫、之父、之子。在日常工作的繁忙与担负家庭重责的夹缝中,李川不仅系统掌握了网页的编辑、制作技术,更成功地为全局民警执法打造了一个学习、交流、指导的网上平台。网页及时推出最新的法制动态、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同时开设“在线指导”栏目,指导一线民警规范执法,从而实现信息化 “传帮带”。

正是通过网上咨询、网上接受解答,让很多一线民警接触了“信息化”,也让他们习惯于坐到电脑桌前学习,习惯于到网上寻找执法答案。工作理念的变化、方式的变革,由此悄然萌动。

在推进法制信息化进程中,李川堪称一位“先行者”,他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基层怎么改?他就如何策应?

2014年,公安改革浪潮袭来。李川顺势而为,主导研发了“执法风险管理系统”,获得了市级、省厅领导充分肯定。为了方便群众报案,他又提出设立刑事案件集中受理中心,变各类案件各警种分散受理为受理中心一站式受理,让群众不跑冤枉路,让警种不再相互推诿。同时为了让群众享有专业的法律服务,创新提出受理中心的报案接待由具备高中级执法资格的法制民警司职,以保障对群众报案的答复处理更为专业精准,此设想立即被分局党委采纳并推行实施,群众对这一做法广为赞赏。

李川始终关注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紧盯执法难点,并在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而努力着。

针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存在的难点,2015年,他向局党委提出了一个超前而大胆的想法——研发“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尽管有领导支持,但这毕竟是“第一次吃螃蟹”。他深知研发这一课题的难度,为此,这位工科学士,又“跨界”走向计算机软件这块处女地。

为研发“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他早于2014年就开始默然酝酿、构造系统框架,梳理逻辑关联项目,归纳整理后台资料,亲手所画的系统功能设计草图就达半米厚。身患腰肌纤维炎的他无法长时间坐卧,为了早日将系统研发出来,他强忍疼痛,每天伏案疾书,查阅法律典籍,花了一年时间整理归纳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确定的151项处罚事项,并细化至3276项具体裁量情形等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应用系统终于研发成功并正式上线运行。分局2000余起治安案件使用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量罚,没有一例引发质疑,公安行政处罚的质效和公信力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同城同事同罚、同案同事同罚”,最大限度打消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不公的疑虑。由此,困扰一线所队的执法难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

《四川日报》《四川法制报》《公安内参》等媒体刊物多次深入报道该成果,时任巴中市委书记冯健同志批示向全市推广,全国多个公安机关到分局观摩学习。2016年,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入选公安部公安改革创新大赛公示目录;2017年,自动裁量系统入选四川依法治省《法治蓝皮书》;2018年2月,李川同志研发的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作为分局改革创新的优秀成果,分局被省公安厅、省人社厅评为“四川省公安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先进集体”。

李川

李川研发的公安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

退居二线,他初心不改的情怀在哪——

瞄准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目标,研发新一代公安笔录制作系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寒来暑往,夙兴夜寐,李川又相继研发了“受案立案监督管理系统”“取保候审案件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对全局规范执法、提高执法办案效率、节省执法成本都具有重大突破意义。

多年来,在执法监督中,李川不惜当“黑包公”。在全局民警心里,指导、帮助基层执法李川始终都是“及时雨”。为了规范民警执法办案,李川编撰了《常见法律文书制作规范》《民警执法执勤工作规范》等“口袋书”,内容简单易懂易学,被全局一线民警奉为“掌中宝”,他也被一线民警尊称为“李教授”。

李川的手机号,一直是分局一线民警的法律咨询热线。因为他曾是四川省公安厅聘用的教官,多次为全省新警培训班讲课,外地学生遇到难题也经常想到这位老师。

执勤执法哪分深夜或凌晨,遇到疑难问题或复杂案情时间不等人,李川清楚一线民警的工作难题在哪?为此,他的手机就从来不曾关过。他靠这种春风化雨般的积累和付出,赢得了基层民警的尊重和爱戴,也获得了全省公安机关优秀教官等各种崇高的荣誉。

学习无止境,创造无尽头。如今,已从领导职位退下来的李川,依然初心不改,他已瞄准了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目标——研发新一代公安笔录制作系统,他的成果将为一线民警高效办案、便捷办案提供智慧之源。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法律是实现中国公平正义的唯一途径,我想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李川目视笔者坚定地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