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禁止探视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防控措施再升级

为切实做好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精准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强化、细化、实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就诊流程、入院流程及住院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进行完善,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就医环境。

门诊实行预约诊疗

同步开通互联网医院

自4月中旬在妇产门诊实行分时段预约就诊的基础上,恢复门诊科室取消现场挂号,全部实行预约诊疗。有就诊需求的患者可在每日8时至15时预约次日及三日内的就诊时段进行电话预约或网上预约。预约成功的就诊患者,持本人身份证明及预约提示信息提前15分钟来医院等候。医院同步开通互联网医院,复诊患者及病情不很紧急的患者可选择在互联网门诊上发起图文咨询,医护人员会尽快回复,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病房

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

充分利用防疫“三件宝”

在门诊、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使用“测温、扫健康码、戴口罩”防疫“三件宝”进行预检分诊,并做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来院就诊人员出示龙江健康码信息、身份信息和预约挂号信息,主动提供归来史、有无接触史、聚集史、现在及三日内有无发热、呼吸道症状等相关信息,并由本人签字负责。

病房

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

候诊区隔人隔座

诊室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年老、体弱及孕产妇可有一名家属陪同,其他患者均需自行就诊。为了让患者及家属在候诊区等候时相互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在两张椅子间醒目粘贴“疫情防控 间隔就坐”的标识。特殊时期,为保证有效防控,门诊实行半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医患通道分开,非就诊患者不得单独进入门诊区域,有专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引。

病房

制定入院筛查流程

严格执行“四查一清”

入院患者与陪护人员需进行“肺CT、血常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新冠肺炎抗体检测”等四项检查并测清体温,方可办理入院手续。血常规、肺CT、核酸及抗体检测7日内有效,若此前肺CT有影像学相关表现的需进行复查。急诊患者需立即入院的,收治在隔离病房。待血常规、肺CT、核酸及抗体检查检查结果回报后,按检查结果可转入普通病房或定点医院治疗。

病房

病房24小时封闭管理

疫情期间禁止探视

住院病区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制度,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住院前,患者及家属需准备好个人生活必须品,住院治疗期间病房实行分区管理,疫情期间禁止探视,患者及家属原则上不可离开病房。患者检查需暂时离开病房时由病区护士陪同,出入均需进行登记备案。陪护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如必须更换或由于患者手术、病情危重等原因需增加陪护人员时,需由病房主任和护士长联合签字同意,更换或新增的陪护需进行新冠肺炎的排查。

实施护工“定人定岗”

禁止走廊聚集聊天

为避免院内感染,非单间患者及陪护需一直佩戴口罩,住院患者与陪护人员尽量不出病房,严禁串病房,禁止走廊聚集聊天。如病室内无卫生间,应错时打水、洗漱、如厕,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及时汇报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服从医院的统一管理,按相关规定转至相应病区或病室。实施护工“定人定岗”制度,固定工作范围,不允许相互串岗。每天对陪护者至少检测2次体温,体温异常者立即停止陪护,并进入非孕产妇转运处理流程,转至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病房

加强病区清洁消毒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

医院各类环境每日清洁、消毒,加强病区通风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清洁消毒,保证消毒液浓度,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每日自然通风2次,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通风时注意患者的保暖,防止外感风寒。医疗垃扱和生活垃圾按规定及时处理。医院禁止快递、外卖人员进入院内,实现“无接触交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