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和姨妈睡一窝,晚上不睡觉,姨妈叫苦连连,花32万装修24㎡房

综艺节目户型分析《梦想改造家》

上海梦花街的一处弄堂内,

有这样一户人家,

3层的房子总共24㎡,

住着宋家三代四口人,

一对老夫妻、大女儿以及三女儿的儿子。

一窝

宋家的这套房子除了供4个人居住以外,

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经营馄饨铺。

一窝

宋家三姐妹92年就开始在这里卖馄饨,

多年经营下来,

店铺在当地小有名气,

每天都挤满了顾客,

甚至有不少是从远处特地赶来。

一窝

宋家的生意做的不错,但房子却存在不少问题。

改造前

一楼问题

一窝
一窝

一楼主要用作经营馄饨铺,每天凌晨4点半,大姐就在这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一窝

但一楼面积只有可怜的8.6㎡,只够用作包馄饨。

一窝

室内空间有限,煮馄饨的灶头和水池都搭到了室外。客人用餐的小餐桌也都支在了户外。

二楼问题

一窝
一窝

二楼是三姐妹父母的卧室,面积只有6㎡,放下一张床,一架衣柜后,基本就放不下其他家具了。

一窝
一窝

遇到下雨天,路边是摆不了摊了,一楼需要让给顾客用餐,二楼也得腾出来包馄饨,但在狭小的空间内很难施展,大姐更是只能站在楼梯上包馄饨,一天下来差不过要站3个多小时,很危险。

三楼问题

一窝

三楼是家里面积最大的,但又只有不到10㎡,而且这个房间的使用情况尴尬得很。

一窝

三妹的儿子今年28岁,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一直住在这所老房子的三楼。而大姐由于家里住得远,每天也住在店内。尴尬的局面来了,28岁的外甥和姨妈睡一个房间,两张床还几乎是紧挨着的。

一窝

首先两代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难免相互影响,半夜2点,姨妈早已入睡,但外甥还在玩手机,常常把姨妈吵醒,第二天还要早起的姨妈叫苦连连。

一窝

凌晨4点半,姨妈已经起床准备经营馄饨铺了,而外甥可能才刚刚睡下。

一窝

最尴尬的还是隐私问题,毕竟男女有别,家里没有厕所,上厕所就靠床边的痰盂,姨妈晚上起夜,但旁边就是自己的外甥,狭小的空间根本无处避嫌。

改造方案

三姐妹的父母80多岁了,还在馄饨摊帮忙,三姐妹一直想做些什么,以此报答二老。思前想后一家人决定对房屋进行大翻修,改善两位老人的居住环境。为此还请来了设计师帮忙。

一窝

但关于改造方案的选择上,一家人产生了分歧,二姐和三妹家认为改造应该以居家为主,大姐家和老父亲则认为优秀考虑商用。

一窝
一窝

关于装修方案的选择可谓一波三折,最终确定下来后,一楼可在商用和居家两种模式中切换。营业时,这里是煮馄饨的地方,同时可以容纳四位顾客用餐;营业结束后一楼便是一家人的餐厅。

一窝
一窝

二楼同样准备了两种模式。主要用作顾客就餐,营业结束后,是家里的客厅。

一窝
一窝

三楼则是包馄饨的地方,同时也是可以容纳四人睡觉的卧室。

改造后

方案制定好了,那么改造效果究竟如何呢?下面让我们先睹为快:

一窝

改造后的房屋外立面用木纹做装饰,素朴自然,融入到周边老弄堂也不会显得突兀。

一楼:煮馄饨+居家餐厅

一窝

刚进入室内,就能给人带来惊喜,室内装修同样以木头的棕色为主,简约时尚,舒适温馨。营业结束后,一楼可作为家里的厨房和餐厅使用。

一窝

一楼临街一面设置了一台集成灶,煮馄饨方便多了。

一窝
一窝

桌板打开后,下面是一只冰柜,设计非常巧妙。

一窝

一楼还新增了一个厕所,马桶、淋浴、洗衣机,功能齐全,解决了一家人上厕所洗澡的问题。

一楼半:就餐+居家卧室

一窝
一窝

考虑到三姐妹的父母年事已高,上楼吃力,在一楼半的位置,设计师挤出了一块空间,可用作两位老人的卧室。

一窝

此外,这里的床板还有升降功能,床板降下后,这里可以变成一块顾客用餐的区域。

二楼:就餐+居家客厅、卧室

一窝

二楼的家具主要由特别定制的魔方椅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二楼可以满足3种功能。

一窝

魔方椅拆开,二楼就是顾客就餐的区域。

一窝

营业结束,这里魔方椅组合起来,这里可以是一个客厅,一家人多了一个聚会聊天的地方。

一窝

到了晚上,魔方椅还能变成一张床,充当卧室的功能。

三楼:包馄饨+居家卧室

一窝

三楼包馄饨的区域,可以轻松坐下三个人。

一窝

三楼还准备了多张床铺,再也不怕没有地方睡觉了。

一窝
一窝

还可以在茶桌和床铺之间切换。

用时65天,装修共计花费32万元,宋家这幢3层加起来24㎡的老屋,如今实现了商住两用的功能,可满足至少4人的居住需求,店铺的经营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